政府工作报告将“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和库区工作”作为今年十项主要工作之一。昨日,来自库区腹地的市人大代表、巫山县县委书记何平表示,在“后移民时代”,巫山将依托山水人文优势资源,加快推进长江三峡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让全县63万群众吃好“旅游饭”。
打通交通瓶颈带来发展机遇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每一样都很符合巫山的现实需求。”何平说,旅游方面,巫山有着不错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尤其是渝宜高速公路重庆至巫山段通车,将重庆主城到巫山的时间由过去的8个小时缩短至4个半小时,此外巫山机场的筹建,将彻底打通交通瓶颈,为巫山旅游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将旅游淡季变观光旺季
移民搬迁之后,巫山原有的传统旅游景点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完整搬迁的大昌古镇、高峡出平湖的壮景、神女峰,都是旅游热点。
除传统景点外,何平表示,巫山也在寻找新的旅游增长点。
以前,游客只能在船上远眺神女峰,如今水位高了,反而可以先乘船到达岸边,再徒步拾阶而上。一到冬日,神女峰上满山红叶绽放,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于是,2007年起,巫山开始每年举办红叶节。
“以前冬天是旅游淡季,县里游船都歇业了,现在却变成了最赚钱的时候。”何平说,到第四届红叶节时,已能吸引16万游客,综合收入达2亿元。而巫山目前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有3000多人,相关从业人员在2万人左右。
从同质竞争中突围
“由于整个古镇游览时间只有40分钟,游客基本不会留下吃饭,直到现在,餐馆客人还是以本地人为主。”在大昌古镇附近开餐馆的老板龙云艳说。
搞旅游,怎么留住人?如何将“过境游”变为目的地游,真正让旅游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实效,这是巫山决策者们思考的问题。
“开发景区是重要举措之一。”何平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巫山先后与重庆市旅投集团、隆鑫集团签约,联合打造江东旅游新城、鹰嘴岩国际旅游度假区。隆鑫计划投资40亿元,相当于巫山2010年财政收入的9倍。
与此同时,巫山和周边区县签订了《巫山—奉节—巫溪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和《三峡大坝—神农架—巫山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互相推介跨区域的6条自驾游环线,合力做大旅游市场蛋糕。
对于旅游发展,何平说,巫山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接待游客量达1000万人次,年均增速26%,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从目前的12%提升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