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重庆旅游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仅实现量的积累,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更是重庆旅游空前高速发展时期。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同比增长37.3%;旅游总收入1268.62亿元,同比增长38.22%。
我市去年全年接待旅游者增长37%,旅游总收入增长38%,入境旅游者增长36%。这些主要旅游指标增幅为我市旅游发展历年之最,稳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第一。
最近,美国知名的旅行指南Frommer's(弗罗梅尔)在其网站上推荐了“2012年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重庆作为中国城市的惟一代表名列第三。
回顾这一年来重庆旅游业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借助Frommer's的话来给予评价:“早期的重庆以汽车工业和长江三峡游中转地而闻名,但如今,这座山城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旅游目的地。”
解析全年旅游工作,在我看来,确实有许多工作得到落实。这其中,既得益于我们不断抓景区升级、完善设施配套,也受益于我们不断强化市场营销、狠抓工作创新、认真谋划“十二五”规划等方面的努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抓景区升级过程中,我市从去年开始强力推进“六大精品景区”提档升级建设,取得较好收效。
目前,“六大精品景区”以“文物保护、文化融合、生态修复、风貌改造、景点开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的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呈现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态势。
根据计划,2011年,“六大精品景区”提档升级投资88.24亿元,实施项目164个。目前,已完成投资69.86亿元,完工项目84个。
“六大精品景区”提档升级建设的收效显而易见。去年1至10月,“六大精品景区”共接待游客397.74万人次,同比增长达45.82%。
今年,全市旅游业将迎来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我们也应该清晰地意识到,重庆旅游业虽然已取得较好基础,各项工作也都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但仍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巩固提升。
为此,今年,我市仍将不折不扣地按照“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指导思想,精心打造精品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提升接待能力,有效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把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西部地区旅游高地。
在贯彻这一工作思路过程中,我市今年将大力实施加快发展、精品带动、“五个重庆”转化、产业融合“四大战略”。因而,我市旅游业今年必将有更多大动作。眼下,可以明确以下七个方面任务,需要在年内逐步实施。
一是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把“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山水都市旅游区”,把“两翼”分别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构建“一区两带”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
二是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观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发展邮轮游艇等专项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和复合化发展。
三是加强旅游市场宣传营销,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旅游宣传营销体系。
四是建设旅游精品景区,优化饭店业结构和品质,实施“畅通旅游”工程,大力发展旅游餐饮娱乐,加强旅游商品开发,推动旅游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
五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国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市场活力的旅游中小微企业。
六是实施旅游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人才交流、旅游人才星火和旅游人才繁星“四大工程”,促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七是推进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积极发展低碳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