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2009年三号文件提出“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促进实现流通现代化”这一战略性定位以来,重庆的商贸服务业便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岁末年初,从我市商贸系统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数据:
2011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历史性地突破10000亿元大关,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00亿元以上,增长18.5%,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80万人以上,吸纳就业人员居全市非农行业之首。
会展之都:
重庆展馆面积将比肩京沪
2011年8月,“重庆会展北京推介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据介绍,这次推介会意味着“三个第一”——重庆会展业第一次进京举办的推介会,国家商务部第一次和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会展业推介会,全国会展业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举办会议。
“三个第一”的背后,正是一座城市发展会展产业的雄心壮志。同样是在这座城市,一个在全国会展业也堪称超大手笔的会展场馆正如火如荼建设。
2009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74.5亿元建设大型会展设施——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并将其纳入市政府十大重点项目,成立了以市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协调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2010年7月,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工,将于2012年10月投入使用。
据了解,重庆会议展览馆的面积是现有的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的13倍。其中,会展中心总面积将达到60万平方米,平层的展场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室外展场达到20万平方米。首期建设室内场馆达到10万平方米、室外展场5万平方米。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目前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我市展馆面积可以媲美京沪等发达地区,在国内排名前三位。”市商委主任周克勤表示,开建规模如此巨大的会展中心,正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会展之都”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通过举办渝洽会、汽博会、食博会、美博会、四季购物节等展会活动,促进了重庆会展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年会展业直接收入达40亿元,增长57.9%;拉动消费320亿元,增长49.5%。
购物之都:
“东有上海,西有重庆”
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其商圈的繁华,早已是业内共认的事实。谁有实力做西部“上海”?人们将目光瞄向了位于长江上游的年轻直辖市——重庆。
据介绍,建设“购物之都”是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经济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通过建设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有利于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为经济中心建设开辟新路径,有利于充分发挥“五个重庆”建设的效应,增强资源集聚辐射功能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重庆借内需扩大、条件改善、区域合作及政策利好等多重机遇优势,早已为构建‘购物之都’搭建好牢固的框架结构,国际化大都市气质展露无遗。”周克勤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东有上海,西有重庆”正成为中国商贸流通领域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重庆已完成了主城十大新兴商圈规划,全市建成城市核心商圈30个,200亿级商圈2个,百亿级商圈4个。新建大型批发市场20个,全市有200亿市场4个,100亿市场8个,1亿元市场158个,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双福国际农贸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据介绍,为推进“购物之都”建设,我市已拟定了48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65亿元,如今很多项目都已开工建设。
重庆将分两阶段推进“购物之都”建设。2010年到2012年为第一阶段,是打基础、建平台、扩规模、快速发展的阶段,目标包括2012年全市引进国际一线品牌达50个以上,培育社零总额超300亿元的商圈2个等。
2013年到2015年,是提升品质、提高品位、丰富内涵、提档升级阶段,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达到6000亿元以上,国际一线品牌达60个以上,社零总额超500亿的商圈达2个、年销售额超800亿的商贸企业1家,基本形成功能配套、名店集萃、名品荟萃、对外辐射作用明显的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框架,成为西部最具影响力的购物消费乐园。
此外,重庆还特别强调,打造“购物之都”,除了主城商贸的发展,更离不开城乡商贸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2011年,重庆又在全国率先推进村级农家店的信息化建设,安装“农商通”信息机5400多个,让农民就近实现电话充值、刷卡消费、取款、订货等服务。
美食之都:
到重庆品尝天下美食
在异彩纷呈的中国烹饪大花园中,火锅是一朵艳丽的奇葩。重庆是中国火锅的发源地,不过,重庆火锅也仅仅是渝派餐系走向世界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重庆餐企的胃口有多大?周克勤表示,借火锅文化,营造美食城良好氛围,打造“中国美食之都”才是渝派餐企的主要目的。
据了解,重庆已有市级美食街(城)25条、中华美食街(城)11条。全国餐饮百强重庆占到14家,乡村基在美国上市,小天鹅、陶然居等4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重庆餐饮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火锅之都”、“中国水煮鱼之乡”、“中国泉水鸡之乡”等相继花落重庆。
长期以来,重庆餐饮人总怀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重庆建成以巴渝文化为底蕴、重庆火锅为标志、美食街(城)为支撑、品牌企业为主导、重庆名菜(小吃)为主体,荟萃全国及世界特色菜品的“中国美食之都”。如今,这个梦想即将成真,“中国美食之都”的产业链条正逐步完整,雏形已然初显。
根据规划,到2012年,重庆餐饮业将实现营业额500亿元,新增1万个餐饮网点,建成中国火锅美食城,培育中国和重庆的烹饪服务大师50人,餐饮从业人员将达到75万人,初步形成彰显重庆餐饮特色、荟萃天下美食、展示多元文化、吸引各方人士、满足不同需求的“中国美食之都”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餐饮零售额突破2150亿元,人均外出就餐达到7000元以上,全面建成“中国美食之都”。届时,来重庆不仅可以吃到重庆特色美食,还能就地品尝天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