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012年元旦,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清透。湖畔,植物层层叠叠、多姿多彩。
游人如织,不少市民全家总动员,在公园休闲游玩。
“平时也经常来走走,城市里有这么个地方真舒服。”湖畔步道上,64岁的李谨言斜靠在长椅上,看着不远处的小孙女捡拾着银杏的落叶,“改造前的彩云湖是一片被城市包围的臭水塘,杂草丛生,生活垃圾、建筑弃渣堆积如山。”
其实,不仅仅是彩云湖,去年,我市扎实推进民生十条50件实事,在空气质量改善、次级河流治理、城镇污水处理、水系森林绿化及城市公园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jpg)
环境整治后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jpg)
设施一流的重庆鸡冠石污水处理厂。
空气质量改善
去年收获324个“蓝天”
去年的最后一天,刘御从杭州到重庆出差。
已经四年多没到过重庆的他,清晰记得冬天的重庆,“雾蒙蒙的,难得见次太阳,要不也不叫‘雾都’了”。
飞机落地,走出机舱的刘御看到的却是蓝天、白云,冬日温暖的阳光让他有些得意:我运气真好,居然在冬天享受到了重庆的阳光。
刘御真的是运气好?
显然不是!而今,蓝天白云在重庆已很常见。
自从我市2005年实施“蓝天行动”以来,我市深化空气质量达标系列工程,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实现了324个“蓝天”。
作为市委、市政府2011年民生十条50件实事之一,去年,我市实施了空气质量区域联防联控方案,开展了控制空气污染联合执法行动和人工干预。
强化燃煤污染控制,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4059台,主力电厂外购低硫电煤459万吨/年,建设基本无煤街镇152个、无煤社区400余个。
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力度,出台《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气简易工况法定期检测和环保标志管理,建成10个机动车排气检测站、34条检测线,检测汽车排放40万辆,发放环保标志36万张,推广天然气汽车6万辆(建站73座)、淘汰黄标车3000余辆、更新老旧公交车749辆。
开展尘污染控制联合执法冬春季“百日行动”,关闭采石场723家,道路铺设沥青路面843万平方米,建成扬尘控制示范工地(街道、道路)60个、工地电子视频扬尘监控系统61个、关闭尘污染严重的渣场12处,完成矿山植被恢复200亩,开展蓝天行动人工增雨作业32次。
正是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实行下,去年我市首次实现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达标,平均浓度历年最低;空气质量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排名31位,比2010年上升6位,为历年最高;同时,近几年来重庆的雾天每年仅50天左右,比直辖前减少了70天。
次级河流整治
.jpg)
9条稳定达标 5条基本达标
2日清晨,盘溪河公园。
刺桐树下,廊亭里,一位老人正闭目养神。老人姓陈,家住河边的天一新城,因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医生建议他多呼吸新鲜空气。于是,盘溪河公园建成后,他每天都到公园里走两圈,然后坐下休息。
一年多前还是条臭水沟的盘溪河,如今焕然一新,河道两侧是茂盛的刺桐和柳树,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穿梭……
从2010年初开始,渝北区采取污水截流及生态修复措施,通过安装排水管道,把污水截流引入市政污水管网,切断污染源;对河流清淤26万立方米,并对垃圾进行清运;水体消毒,栽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在2011年,盘溪河水质明显好转后,渝北区又依托盘溪河,建成了盘溪河公园。
不仅仅是盘溪河,得益于我市近几年进行的次级河流整治,许多原本几乎失去生命的河流恢复了活力,重现水清鱼虾嬉戏的场景。
在北碚,璧北河和梁滩河入江口的水质已经达到四类水质考核要求;在九龙坡,跳蹬河、梁滩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如今,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治理达标的14条次级河流,9条已经稳定达标,其余5条基本达标。
去年,我市实施了以“截污控源、清除污物、生态恢复、水清达标”为目标的主城区14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方案,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取缔养殖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清除河道淤泥、老垃圾清运和生态修复工程等3000余子项目,完成生活污染治理项目102个,关闭和整治工业污染企业1053家,取缔和治理养殖业污染1794家,整治效果逐步显现,14条次级河流已有9条基本实现水域功能达标或消除黑臭水体。
如今,长江、嘉陵江和乌江重庆段干流水质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处于最好水平。全市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自来水水质居全国重点城市排名由十年前的后三位变为前五位。
城镇垃圾污水
70%以上得到处理
清水粼粼、树影婆娑,在冬日的细雨下呈现着勃勃的生机……
3日,九龙坡区金凤镇莲花新村的生态湿地公园宛若一颗绿宝石,在雨中展现着美丽的风姿。
从2010年开始,九龙坡区开始对包括金凤镇在内的8个乡镇实施整治,因地制宜将原来的污水凼打造成湿地公园。首先是将污水凼清淤扩容成一个水塘,然后在边上建起污水处理站,将收集来的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水塘。在完成污水处理和垃圾清运后,又在水塘中种上一些水生植物,搭建凉亭,配置景观设施,形成了如今美丽的湿地公园。这既解决了居民生活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的问题,又为莲花新村增添了美丽的景观。
在九龙坡、巴南等区县,我市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系列工程,提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和处置水平,实现污水垃圾处理达标。通过实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污泥和垃圾渗滤液处置、城市森林工程,加强工业危废处置,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2011年,我市实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70%以上。
2011年,我市以城市区域和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为目标,完成主城区的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建成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茶园、西永、土主、肖家河、白含等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37万吨/日,累计达到163万吨/日),建成主城排水管网338公里;建成石岗污水处理站等建制镇污水处理站72个,主城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
建成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各2个,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稳定运行,巴南丰盛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将建成投运,建成菜园坝垃圾中转站等垃圾转运设施43个,更换垃圾箱2万余个,建成3000个居民区垃圾分类示范点,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3600吨,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