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jpg)
2公里的上学路得走上2个小时。路的尽头,包含了黄玲所有的梦想。
重庆频道消息 瘦弱的女孩扶住轮椅把手,一步一步倔强、艰难地前行;她的身旁,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书包,步履蹒跚,时不时低头鼓励女孩……
每周一到周五的清晨和下午,319国道上,都会出现12岁的黄玲和71岁奶奶张宗文的身影。
从家里到册山小学,2公里的上学路,她们要走2个小时。
奶奶枯瘦的手臂,和小女孩羸弱的双手,在灯光下交织在一起,就像靠在堂屋一角的干柴,桠枝纵横
本月18日,夜幕初降。黔江城西办事处紧邻国道的一间农舍里,昏暗的灯光如同一粒小黄豆。
“奶奶,我想洗个澡呢。”半坐在床上的黄玲,放下手中的语文课本,轻轻敲打架子床的床沿。
张宗文正往火炉子里添炭,山里夜气一上来,冷风就一个劲往屋子里钻,冻得让人受不了。
黄玲拍了好几下,耳背的她才转过身来,昏黄的灯光在满是皱纹的脸上流动。
“恁个冷的天,洗啥子澡哦!”张宗文装作生气的样子,又转过身去。
“明天有升旗仪式,我都快一个月没洗澡了,脏兮兮一身,怎么去参加升旗嘛。”黄玲生气了,嘟起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煤烟味,黄玲的头发微微朝两边翘起,小脸上还有一片可爱的雀斑。
张宗文挽起袖子,叹了口气,小心地扶起小孙女。
自打出生开始,黄玲就患上了莫名其妙的怪病——整个人全身无力,手脚细得只有正常人两根手指那么宽,生活完全不能治理。
“娃儿造孽(意为“可怜”),拿笔写作业都没有力,写十分钟就要休息一下。这病根也一直没查出,就这么拖了好多年生。”张宗文半蹲身子,费力把小孙女抱下床。
奶奶枯瘦的手臂,和小女孩羸弱的双手,在灯光下交织在一起,就像靠在堂屋一角的干柴,桠枝纵横。
清晨6点起床,7点出发,2公里的上学路得走上2个小时。路的尽头,包含了黄玲所有的梦想
“玲玲,起床了,上学了!”19日,清晨6点,张宗文进屋喊仍在熟睡的黄玲。黄玲的眼睛马上就睁开了,“快扶我起来。”
“只要说上学,再困都起得来。”奶奶笑着说。
吃完奶奶煮的早饭——面条和着剩饭煮成的一碗面饭,已经7点。
.jpg)
黄玲和奶奶张宗文正费力地紧靠着楼梯左侧的水泥扶手,艰难地迈着腿上楼。
.jpg)
学校的老师对黄玲特别的关心。
张宗文从侧屋推出轮椅,背好书包,把玲玲扶到轮椅旁。
黄玲戴上露出小手指的手套,双手扶稳轮椅的两侧把手,缓缓走起来。
“今天走得真稳,步子越走越多,就能和村里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了。”她安慰孙女。
去年秋天的时候,武警总医院到黔江义诊,看了黄玲的怪病。“没查出病根,医生说一定要多走走,对孩子大脑和身体都有好处。”老人说,自打那时起,上学、放学黄玲就没坐轮椅,“除了下雨和下雪天,都是她自己走,玲玲乖,她说再苦再累也要让自己站起来。”
黄玲出生后,爸爸为了挣钱给黄玲治病,远赴外地打工。
“4年前,儿子在工地上做搬运工,下班了去水池洗身上的泥巴,没想到水池里有电,一下子就把儿子打翻在地,再也没能够睁开眼。”老人说,她活下去的希望,就是看到玲玲能够自己站起来,“将来自个可以照顾自个”。
“修公路把山里老屋占了,用补偿的钱在公路边起了房子,玲玲才有书读了。”老人说,黄玲很懂事,也很爱读书。她常常对奶奶说,“我一定会好好念书,不然长大了怎么办?怎么照顾你呀。”
这条两公里的上学路,得走上2个小时。路的尽头,包含了黄玲的所有梦想。
她扶住轮椅把手,一步,又一步,缓慢移动着脚步。去年这个时候,她连30步也走不到,如今,可以走上差不多200米了。
“娃儿,累了就给我说。坐到椅子上,奶奶推你一会。”张宗文眼神慈爱地问黄玲。
一般情况下,黄玲都不会主动提出坐轮椅,咬牙坚持自己走。这个要求,都得奶奶提出来,女孩才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大概走得了多少米,我心里都有数呢。有一次,我心里想事忘了,只顾自己走,回头一看,玲玲累得满头大汗,还颤微微地半趴在轮椅上,不停地走。”说起这一幕,张宗文老泪横流,“这娃儿就是倔,自个和自个斗气。”
“我走得动,奶奶太惯事(意为“宠”)我了。”扶住轮椅,黄玲不停喘气。
8点50分,走完了公路,奶奶把黄玲扶到轮椅上。下了公路,到册山小学有一段较陡的坡路。
奶奶把书包放在黄玲怀里,小心推着。
黄玲悄悄说,她其实很担心奶奶的身体。70多岁的老人家,走路蹒跚,还要推着轮椅上下坡路。“有一次,奶奶推我上陡坡,忽然没力了,一屁股坐到地上,还用脚撑住轮椅,不让我滑下去,可把我吓坏了,还是老师赶来帮的忙。”
底楼教室离地面有11步楼梯,黄玲双臂紧靠着楼梯左侧的水泥扶手,艰难地迈着腿,奶奶在她身后推着,瘦骨嶙峋的身躯,支撑着孙女的体重
老人推着轮椅走进册山小学,穿过操场,路过的同学争着要帮老人推黄玲到教学楼。
张宗文摆摆手,拒绝了孩子们的好意。
底楼教室离地面有11步楼梯。奶奶把黄玲扶下轮椅,黄玲双臂紧靠着楼梯左侧的水泥扶手,艰难地迈着腿,奶奶在她身后推着,瘦骨嶙峋的身躯,支撑着孙女的体重。
这时,六年级2班的何泽琴,背着黄玲的书包,默默地在张宗文身后,用冷得通红的双手抵着老人的背。
11梯,一步,一步,她们走了6分钟。
“好几次,张奶奶扶黄玲上楼,才上了一步梯坎,两个人就一起摔下来。”于是,何泽琴每天都会提前十分钟来学校,帮助她们。
奶奶搀扶着黄玲,走进了三年级1班课堂。讲台上,班主任何克勤正在辅导早读,看见一老一少进来,赶紧放下书本,帮老人把黄玲扶到了座位上。
黄玲的座位在第一排。她眼睛天生近视——这在山里孩子中很少见。
“奶奶,你休息下吧,我上课了哟。”黄玲对奶奶挥挥手,关切地说,“外面冷,别冻着。”
这是黄玲一天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张宗文陪读的开始。
老人从不离开学校,就在狭小的校园里四处转悠,拣拣可以卖钱的废品。一听见下课铃声,步履蹒跚的老人就好像变了个人,飞快冲进教室,问孙女要不要上厕所。因为课间只有10分钟,黄玲上趟厕所时间很紧。
中午,册山小学为所有学生准备了免费的午餐。
12点10分,奶奶拿着2个搪瓷碗来到食堂,她不需要排队,径直打了两碗饭菜。“自打学生有免费的午餐吃,我就有了,学校对我这个老太婆太好了。”
这事,让张宗文感动了好久,她固执地把拣废品挣的一把零钱,全部给了食堂。
“还有很多孩子也困难,我白吃一顿,孩子们就要少夹一块菜。”老人淳朴地说。
看见黄玲趴在课桌上嚎啕大哭,五大三粗的班主任何克勤,温柔地蹲在她身边说:“让苦难变成财富,你也可以做到呀,但是得一步一步来,老师会一直陪着你”
黄玲上一天的学,张宗文就在学校呆上一天。在她眼中,孙女是她生命的全部。
老太太并不关心女孩的成绩,只关心她这一天是不是过得开心。
在班上,黄玲的成绩并不好,她必须得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多,才能让自己不掉队。
为了“轮椅妹妹”,学校特意把三年级1班安置在一楼。这个顽强求学的女孩,打动了所有人。
班主任何克勤时时留意着“轮椅妹妹”的内心世界,他知道,女孩看似坚强的外表,其实也有挥之不去的阴霾。
考试的时候,何克勤会给她延长时间,黄玲每写20分钟的考卷,双手就会乏力。何克勤抚摸着她柴枝般纤细的手,安慰说:“慢慢做,不急,老师等着呢。”
有一次,黄玲看见身边的同学纷纷交卷,教室里只剩下她一人,暴躁地撕了试卷,趴在课桌上嚎啕大哭,急得奶奶也在教室门边直抹泪。
五大三粗的山里汉子何克勤,温柔地蹲在她身边,轻声对她说,昨天晚上,电视里播了一段节目,讲述的是一位盲人,通过努力成了一知名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让苦难变成财富,你也可以做到呀,但是得一步一步来,老师会一直陪着你。”何克勤微笑着说道。
黄玲挂着鼻涕笑了,用细小的手撑着腮帮子,想了想说,“真的吗?瞎子也可以当主持人呀?他怎么看得见话筒在哪里?”
何克勤抠了抠脑门,随即爆发出山里人惯有的爽朗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