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迎来重要历史时刻——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奠基,这是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性、功能性、战略性重大项目,也是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重点项目,标志着重庆民航事业迈入新纪元。
市委书记薄熙来宣布开工,市长黄奇帆、国家民航总局副局长夏兴华,市领导翁杰明、徐鸣、童小平、杨天怡出席奠基仪式。
江北机场第三跑道设计长度3800米,东航站区设计规模45万平方米,建设工期4年,投资估算275亿元。建成后,可以起降现有各类机型,旅客吞吐能力将达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110万吨,实际能满足5000万—6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相当于再造一个江北机场。
黄奇帆说,近五年,重庆GDP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内陆开放高地和现代产业基地呼之欲出。在此过程中,重庆民航事业也迎来突飞猛进的巨变,目前已形成“一大两小”机场格局,旅客吞吐量每年按200多万人次的速度攀升,今年有望超过1900万人次,相当于十年前的7倍、五年前的3.2倍。
特别是去年,江北机场进入双跑道时代后,旅客吞吐量净增350万人次,国际旅客数量增长35%,航空货运量翻了三番多,进入了全国九强、世界八十强机场之列。未来几年,是重庆大城市、大功能、大产业、大开放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3个万亿”工业板块的打造,以及内陆开放高地、西部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地位的凸显,将对航空客货运集散能力提出巨大挑战。这迫切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机场硬件设施建设。为此,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建设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今后再择机启动第四跑道,建成内陆最大的复合型机场,跻身中国四大航空枢纽行列。与此同时,重庆将抓住国家开放低空领域的契机,布局一批郊区区县低空机场,建成国际直达、国内通达、市内畅达的多层次民航网络体系。
黄奇帆说,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的建设,在重庆航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建成后,不仅可以与渝新欧铁路、长江黄金水道一起,形成水陆空协调互动的复合型物流集疏运体系,有力助推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重要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还将为中西部地区拓展国内外空中大通道,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提供重要的航空硬件支撑,同时还能为应急救援预备巨大的调度空间。
夏兴华说,重庆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中西部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地。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航空运输的发展,今年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900万人次,货运量在全国机场货运量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21%的增长。今天,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工程奠基,充分显示了重庆打造枢纽性机场和发展航空经济的决心。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工程是民航“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重庆进一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国际贸易大通道、复合型枢纽机场的中心项目,民航总局将给予大力支持,助推重庆民航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