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由海关总署牵头、由11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将对保税港区二期工程进行正式验收。一旦验收通过,内陆惟一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提前建成。
让人惊讶的“重庆速度”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记者近日探访保税港区,为您揭开保税港区建设背后的故事。
“疯狂想法”
调整保税港区“四至”范围
2010年3月,经过近10个月鏖战, 保税港区(一期)通过了由重庆海关牵头组织各部门进行的市级预验收。
虽然保税港区建设即将首战告捷,然而,如何利用保税港区的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充分发挥保税港的功能平台作用,摆在了保税港区建设者的面前。
其时,加工贸易从沿海向内陆转移,从2010年2月起,笔电企业陆续到重庆考察,纷纷表达对重庆保税港区的投资意向,为了进一步扩大笔电基地规模,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谋划在重庆保税港区建设笔电基地。
“重庆经济井喷式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和吸引外资大幅提升,更多世界500强落户,需要保税港区这个内陆开放的引擎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认为。
保税港区到底该怎样建设,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
一个大胆的想法,由重庆海关首先提出,得到了保税港区领导的积极响应——
能不能调整保税港区“四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界)范围,改变保税港区的监管区域?
“调整‘四至’范围,难度并不亚于重新申报一个保税港区。”保税港区董事长唐林回忆。“但这个近乎疯狂却又有着超现实意义的想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2010年5月,在保税港区(一期)工程迎接国家验收之际,市政府提出了重庆保税港区“四至”范围调整的思路,并得到了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各部委的初步理解。
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在半年后——
2010年11月3日,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品牌、第二大笔记本电脑供应商宏碁宣布其 “西进计划”:在重庆成立中国第二营运总部,并将该地规划为另一全球制造中心。
宏碁落子重庆,更加坚定了保税港区加快建设笔电基地的信心。
2010年12月31日,市政府向国务院提交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四至范围的请示》。在海关总署的牵头协调下,2011年5月,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向海关总署发出《对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调整四至范围的意见》,明确支持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调整方案。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调整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四至”范围。
原先规划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6平方公里、空港功能区仅有2.37平方公里。“四至”调整后,重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仍为8.37平方公里,但水港功能区规划面积调减为2.43平方公里,空港功能区规划面积调为5.94平方公里。
空港功能区面积得到扩大,保税港区由以前规划的保税物流为主,调整为保税物流与保税加工并重,更有利于保税港区发展高端产业,带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
宏碁落地
推开保税港区IT产业一扇窗
2010年,可谓重庆笔记本电脑的制造元年。
1月26日,惠普中国第二座综合性电脑生产基地在渝竣工投产,第一台“重庆造”电脑在西永微电园诞生。
重庆IT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
同年2月,全国最大的综合保税区——西永综保区获得国务院批复,不仅吸引了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企业落户,还聚集了以新普、麦迪实为代表的关键零组件企业。2010年10月,重庆创造了让世界震动的“新丝绸之路”的奇迹:“渝新欧”铁路开始首次试运行,全程运行时间约13天,比原运行39天减少2/3时间。重庆改变了欧亚大陆的物流格局,一举成为内陆地区通向欧洲的桥头堡。
重庆创造性地提出“整机加零部件”的“垂直整合”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
笔电产业发展的火爆前景,以及渝新欧铁路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宏碁的关注。在对重庆进行了半年多的考察后,宏碁11月在渝召开投资说明会,同时邀请纬创、广达等四大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来渝考察。一个月之后,宏碁与重庆市政府愉快牵手,宣告落户重庆。
宏碁来渝发展,选择了重庆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作为“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可以开展港口作业和国际中转业务。
宏碁、华硕来到重庆,推开保税港区IT产业的一扇窗——
和硕来了,纬创来了,仁宝来了。在宏碁、华硕等品牌商及其ODM(代工)企业影响下,与宏碁配套的精英电脑、达方电子、林德气体三家企业与保税港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金箭、新进、飞力达、东方嘉盛、怡亚通等6家配套企业成功落户,空港空能区形成了“2+3+N”的品牌企业、代工企业、配套企业的发展格局。
以宏碁为核心,2015年,保税港区将形成产能5000万台、员工总数超10万人的笔电生产基地,占据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半壁河山。
昼夜奋战
2000多台设备24小时施工
与沿海其他保税港区相比,重庆保税港区建设艰险重重。譬如上海,属于冲积平原,地势相对平坦,且距主城区有一定距离,在建设保税港区之前,所在地建设强度较小,土地完整性相对较好。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内,最高的一座山海拔315米,最低处只有176米,高差达139米。“规划建设难度最大、先天用地条件最差、建设时间要求最紧”,曾是规划建设专家对重庆保税港区建设情况的评价。
在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市级相关部门从用地、规划、立项、可研、环评、初设、建设管理等各环节全面提高审批效率,以优质的服务,全力支持保税港区工程建设。江北区、渝北区与保税港区管委会签定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支持保税港区的土地征收等工作。
重庆海关精心筹划、积极协调,在全力保障验收区域封关运行的同时,抽调骨干力量,全面负责二期工程海关监管设施,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在市国资委的协调推动下,作为工程建设总承包方的重庆建工集团在保税港区二期工程中投入了18个项目分部5000多号人和2000多台设备,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中冶建工,也派出了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保税港区一时成为全市规模最大、最热闹的建筑工地。即使是春节期间,也有400多名工人奋战在工地上。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保税港区二期建设难度———
空港部分平均挖深26米,平基土石方量达到2955万立方米。进入空港区域的道路,也是从山中间硬挖出来的。此外,还完成了空港功能区东西主通道、南北干道、空港东路立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平滩河、观月大道等绿化工程。
攻坚克难
打造笔电基地梦想成真
2010年10月,以保税加工生产基地为主体的保税港区二期工程开工。市委、市政府战略谋划,抢抓机遇为把重庆打造成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下达了“确保宏碁系ODM企业2011年7月1日前达到投产条件”的硬任务。
这意味着,在大约9个月时间里,保税港区必须围绕承接宏碁系代工企业旭硕、纬创、仁宝入驻,为企业量身打造厂房、宿舍和保税仓库,同时完成二期相关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
“5+2”,“白加黑”,势在必行。
保税港区的建设者吹响了冲锋的集结号,在资金保障、施工组织等方方面面倒排时间、分工落实责任,实施全员目标考核。经过200多天艰苦卓越努力,笔电基地建设取得初步胜利——截至目前,空港功能区已建成约12万平方米的厂房和30万平方米的宿舍,均按计划如期交付企业使用。仁宝、纬创、和硕三家ODM企业已于7月陆续展开规模量产,当前能够满足1000万台/年笔记本电脑总装产能需要和5000名企业员工入住要求。
在承接笔电企业及其员工入驻的过程中,保税港区按照“社会化管理”要求,探索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保税港区、渝北区政府、代工企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针对根据部分笔电员工的特点,保税港区创新打造立体接访中心,为企业及员工提供政策咨询、举报投诉、事务处理、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服务,引入24小时语音热线服务和公开电子邮箱,保障了8000余人安居乐业。
“保税港区加速建成,是重庆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易小光说,保税港区全面建成后,将重庆水运、空运和铁路运输有机连成一体,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落户,有利于重庆企业“走出去”。保税港区和西永综保区“双核”驱动而产生的磁力和辐射能力,正使重庆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强大平台。
据测算,保税港区全面建成后,有望实现保税物流货值5000亿元、保税加工产值2000亿元。保税港区提前全面围网封关,内陆惟一保税港区蕴藏的巨大能量即将快速释放,给海内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