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水位蓄满175米后,巫山港九码头的上岸梯道,被“吃去”大半,人们上船下岸再不用乘坐缆车。
11月1日,三峡库区水位蓄到175米的第二天,笔者在重庆最东端的库区县巫山看到一系列新变化——
缆车“休眠” 增加跳船
当日,笔者在长江巫山港九码头看到,港口技术工人秦斌等,正对巫山港九码头175米水位增加使用的加长“跳船”进行打油保养。
蓄水到175米后,码头的上岸梯道被“吃去”大半,近300步人行梯坎只剩下55步。往日上上下下忙个不停的两台缆车,已经停运,进入近半年的“休眠期”。
连接趸船和江岸的跳船,平常此处只有3只,每只7米长。为增加趸船与江岸的机动间隙,增加水位涨落的灵活性,以防止不可预见的水的消落造成的趸船频繁移动甚至搁浅,经过前几次试验性蓄水,他们总结出了经验:蓄水满175米时,通过增加跳船的办法,把趸船与江岸之间的距离调宽。增加的跳船是一个近30米长、中部有顶棚的三接头跳船。
移动货运码头 半年节约3万
培石乡场镇是巫山县和整个重庆市最东端、离湖北最近的一个整体搬迁镇。
现今,水位蓄至175米时,最近处水面离场镇仅有不足20米。
培石的客运码头建在峡口,那里坡度大,蓄水时水位几乎是垂直上涨,位置没有多大变化。但蓄水后货运就要近多了,货船几乎可以直达场镇。
该乡党委宣传委员贾继垚告诉笔者:175米蓄水时,乡政府见水一天天更近,便将货运码头栓船桩等设施移上来。这样,运货比过去要少去一公里左右的车程。在蓄水175米的半年左右时间,当地基础建设材料、百姓生产生活物资等较大宗货物进出量大约2万吨,按每吨少1.3元车费算,可以节约运输费近3万元。
尝到这个甜头,该乡正在进一步做工作,打算将客运码头也尽快移到场镇近水处,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月票制”护送 家长更放心
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平安上学、回家,巫山地方海事处等部门,与库岸各学校,共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蓄水期间学生水上安全。
该县曲尺乡东莞中学和伍柏小学,50%左右的学生要从长江乘坐水上交通工具上学、回家。针对学生人数和上下港口之多的实际,采取全程护送“月票制”措施,以保障学生上学放学安全。
“‘月票制’由渝山船务公司派专人到学校半价卖票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乘坐存在安全隐患的‘三无’船只,又兑现了惠民政策。”巫山海事处副处长李德彬告诉笔者,他们还对学生放学、返校实行全程监护。
原来爬坡上坎 现在水上漂
巫山城郊菜农进城卖菜更方便了。巫峡镇江东村与县城隔江相望。凭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这里不少村民都有种植蔬菜进城贩卖的习惯。
然而,这钱挣得却不容易。江东村村委会主任李建军说,巫山有句老话叫做“看得到屋走得哭”,江东就是一个典型。蓄水前,江东村与县城隔江相望,然后要进城却非易事,先要下坡走到大宁河边,然后坐船过河,上岸后又要爬坡上坎。
正因如此,江东村的蔬菜一直不见大的发展。随着175米成功蓄水,原来窄窄的大宁河变成了一个湖泊,交通环境大大改善,菜农现在出家门就能上渡船,下渡船就有公交车停靠在码头上等候,进城卖菜非常方便,菜农种菜的积极性稳步提高。今年,该村菜农已经由去年的八九十户发展到2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