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丽丽的走了整整九天,于6月19日完美谢幕。从1993年开始,上海的6月再不仅仅是梅雨月,而这个6月会发生一场场美丽的邂逅,因为这个6月,上海会因有太多的国际电影人的来而变得璀璨,也因为太多电影作品上映让这个城市变得异常的美满,更因为有许多导演、艺人在这里得到应有荣誉和肯定,让上海的天空充满希望。
国际上海电影节,仅因为“国际”两个字让他必须背负了“国际”的考验。从此次电影节看来,不论是金爵奖、亚洲新人奖及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电影交易市场,还是合拍片项目洽谈、中国电影项目创投、电影论坛以及国际影展。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519部长片、9785部短片报名参与各竞赛单元角逐,短短9天内,3000多名中外电影人齐集上海。不论是组委会的“拼了老命”还是媒体的“毁誉参半”,不能说这次的电影节离“国际”多么近,但至少没有那么远。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场是美丽的懈遇倒不如说是一场没有腥风血雨的战争,不关乎正义,却有人劳苦、有人收获、有人败倒、有人恋战。有人为名誉而争、有人为美丽而斗,甚至有人为权利而战……不过最终,6月20号在战争过后上海的清晨,天空没有出现彩虹,因为彩虹在所有参加完电影节兄弟姐妹的心中。第十四届上海电影节除了带给大家战后的满足,关键还带给大家战后的思索。
恋战之——组委会
无与伦比的工作人员
军队中有一种最可爱的军种叫志愿军,战役中有最值得敬佩的人叫英雄,第十四届电影节上除了明星、导演、制片人、投资人、编剧、技术人员、媒体等角色外,我想最应该冲他们竖起大拇指的英雄,一定不能少了组委会的幕后工作人员。而在幕后工作人员中有还有一支无与伦比的志愿者,他们在台本翻译、注册中心、新闻宣传、电影论坛助理等岗位上的辛苦工作,使得这次电影节在诸多细节表现上更加精致完满。
上海电影节女掌门唐丽君在接受采访中提到,“一个志愿者在四大会计事务所实习过,没想到在电影节实习比在四大会计事务所还要辛苦。”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是,唐丽君笑称给衡量电影节工作人员的标志是体重的下降程度。或许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但不得不承认上海电影节发展这十七八年中,对于战斗过多次的唐丽君而言,今年无疑是她最用心的一次。
去年8月份就开始筹备,相对往年今年影展的策划更为精心,而上座率也提高了20%、30%左右。今年的上海电影节组委会尤其在评奖单元,金爵奖的权威性、影响性也有所提高,大师级的作品都比以往的要多。而且增加了一些创新性节目,譬如手机电影节,针对获奖团队的资金支持等。
战壕之——放映院
空座、满席毫无比例
每年电影节最让人欣喜若狂的无疑就是能够观看全国各地的影片,不论是入围各种奖项的作品还是代表各地的参展影片,它们成为电影节饕餮大餐中最为独特的一道菜之一。
世界首映、亚洲首映的影片大幅增加,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流派的电影公映超过700场次,并创造了235场满场的新纪录。从二十四家影城最终的影片上座率看到,那些呼声极高的影片,譬如《皮娜》 、《肩上蝶》、《大地惊雷》、《白兔糖》、《明日之仗》等不但早在上映前就赫然贴上大大“满”字,甚至由于观众对《白兔糖》、《肩上蝶》等影片呼声太高,影院不得不对其加场。
但对与小国家、小制作影片的影厅还是相对稀少,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影片的主创团队对与宣传的力度丝毫不亚于叫卖影片。有的主创为了给影片拉票主动在放映厅与观众交流,
有的导演甚至还自带小礼物,他们不放弃任何一次宣传的机会。
从题材上看,由于今年的电影节正处于中国建党90年的历史背景中,因此《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秋之白华》等红色影片成为电影节参展影片中另一道“正气骇然”的风景。只是相对于多年前那些严肃到极点的“红片儿”,在今年展片中,大家不仅看到中国革命的精神,更体会到革命爱情的浪漫。
而在观影这方面,媒体显得尤为开心,因为只要凭记者证就能随便欣赏大部分电影参展影片。这无疑对忙碌上十天的记者而言是最大的安慰,对与那些只能凭票看的叫座影片,有的记者甚至愿意站在走廊边也要目睹大片的风采。
战地之——交易厅
离“国际”越来越近
如果说上海电视节的交易厅对各地影视公司而言,仅是树立品牌、秀特色的工具,那么上海电影节交易市场的“交易功能”确表现的十分赤裸裸。国产片希望能够从这里发行到海外,而海外片更试图从这里撕开中国的电影市场一角。
诞生于2007年的上海电影节交易市场,参展方包括动漫设计、电影拍摄、后期包装、市场营销等各个电影制作环节的公司。每年展台面积都会有30%-50%的增长。而今年来自日本、韩国、北欧、意大利、美国等地区的143家海内外展商及电影机构,中外买家达到了2000多名。
在143家参展企业,其中来自国外的参展商就有60多家,占到总参展商的45%。最终日本、韩国、芬兰、西班牙等地区参展商,都对今年交易市场最后的成绩表示相当满意。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电影交易市场凸显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据最后统计,有6000多人次入场参观,共接待专业买家800多人,达成成交意向700多项。
而从交易特色来看,今年交易市场中,国内海外公司都采取“联合出击”的方式,如德国电影协会、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欧电影协会、韩国电影中心等相互“抱团”参加。唐丽君也表示过,主办方在交易市场中架构起的合拍片的功能越发强大,今年除了入围的二、三十个项目以外,另外还做了中法和中韩的圆桌。
战议之——论坛
饕餮盛宴中的极品
历年来各地的电影节上的论坛都成为电影人肆意“放炮”的场所,而今年电影节的论坛一度成为主办方炫耀的资本,他们认为该届上海电影节上的论坛,在全世界的各大电影节来说是最好的。
从工作人员的策划来讲,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市场功能的确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而论坛是对市场功能的补充,也是主办方的一个增值服务。每年都是针对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而今年就组织了各电影界得专家对与电影制作、电影合拍、电影的投融资等几乎涵盖了整个电影产业发展的所有环节进行探讨。
以“新浪潮系列论坛”为例,三次分别以“多元时代的女性制作力量”、“发现下一个电影类型”、“高票房炮制过程全解码”电影主题与电影市场进行圆桌探讨,企图对娱乐新势力做到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其他各专业论坛上,不乏有电影人提出类型化不足、审查制度的束缚、国产大片投资危险期、中国电影技术相对落后、电影票目前没有降价的空间等等问题。
“火药味”一天比一天激烈的论坛现象也表明,大多数电影人对中国电影产业还是存在很多无以言表的不满和哀怨,尽管我们处于电影最好时代,确并不代表这个美好的时代的电影产业就没有任何缺陷,而相反在诸多的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下,我们的电影人应该如何找到一个更为可观的方向。不过相比喻早期的中国电影人猎奇中一味的追寻中国元素的符号化、意象化好很多了。
战火之——红地毯
作秀没有什么不可以
此届电影节真可谓“星光”夺目。近300名海内外电影人怎么会放弃在有“亚洲第一红地毯”之称的上海电影节上尽情“争奇、斗艳”的机会。不过同样也满足了网友、粉丝看戏需求。
一直被视为第一看点“双冰斗艳”,在次电影节上,范姓冰冰一身清晰典雅的紫色长裙不动声色的就把李姓冰冰六套豪华礼群干掉。而冯小刚、徐帆,王全安、张雨绮,邓超、孙俪,大S、汪小菲,扬子、黄圣依等“夫妻秀”也也成为电影节各处红毯中随意“指点”的对象。
除了在开幕式、闭幕式等红毯上,整个电影节明星都充满“作秀、摆阔”的气息,Burberry、Givenchy、LV、Versace、DOLCE&GABBANA、Giorgio Armani、Marchesa等国际奢侈品牌的服装和首饰随处可见,撞衫、爆囧等事件也随时都有,在星光熠熠的电影节上明星们是下了血本,各位看官也饱了眼福。
找茬之——电影节
依然太多“伤不起”
王小帅说的没错,我们应该宽容对待“上海电影节”,但确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停止探讨电影节上的不足以及所有电影人“伤不起”的话题。
譬如,不论是主竞赛单元的金爵奖,还是新项目亚洲新人奖,对与评委大部分启动明星的行为被网友一度不理解,很多明星自身都是新人,甚至所拍摄的作品也有待考核,他们的专业水平是否足以能够评价同行的作品。由于评委的不受肯定,必然会有人提出某些入围影片的水准反响平平凭什么入围,个别参赛片甚至引起巨大争议。这些都让第十四上海电影节有点“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