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大奖赛还原了这个市场的真貌:记者淡定地进出内场和混采区;赛前刘翔的专场发布会,抢麦最多的是老外记者…… 七年之痒,全民英雄所拥有的热度,也熬不过这道坎。新闻如潮流一样,从来都是经不住时间洗礼的东西,过了今天,它就一文不值了。
刘翔一直是被追逐的焦点,只是记者们越来越淡定。 ic图片
因为有了2004年雅典奥运夺冠的刘翔,上海自2005年起已连续七年举办国际田径大奖赛。因为刘翔,中国体育媒体圈产生过一种特殊的产业,中国田径记者当中,分为两大类:一类跑的是泛田径线,另一类跑的是刘翔专线。刘翔在上周时隔5年之后重夺上海站大奖赛冠军,让一众刘翔专线记者好生久违之感,这个独特的产业,近几年来步履艰难。
大场馆的空座
那些望眼欲穿的感觉来自那个偌大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还有那个同样因为大而显得空旷的新闻工作间。工作间光是提供给记者工作的座位就有上百个——这样的规模始于七年之前,而不仅是上海大奖赛:七年以来,江苏、山东两届的全运会,广州的亚锦赛和亚运会等国内有刘翔参加的比赛,使用的都是此等大规模的场馆。
七年过去,一直以来你都可以在这些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判定刘翔的人气。2008年奥运会前是刘翔的全盛时期,记者都必须提早几个小时到达新闻工作间占座,百余座位的工作间,往往在刘翔出发热身前就人满为患,众多电视和网络媒体,都会从刘翔踏出酒店的那一刻开始对其动态进行直播,最火爆之时,工作间甚至连通道都会坐满记者。
转眼到了2011年。刘翔在北京奥运因伤退赛又伤愈复出,而近两年都甚少在赛场上曝光,今年的八万人体育场,上座率前所未有地惨淡,尽管票贩子早早地就在场外吆喝“十块钱看刘翔”,但至正式比赛时,体育场的上座率也不过两三成。天气有点凉,新闻工作间有许多座位都还空着,非常安静,直到刘翔结束比赛要准备新闻发布会,工作间才因涌入不少摄像机和摄影记者而变得闷热起来。
曾经的媒体大战
习惯了从前那些你争我夺的热闹场面,本次上海站比赛这样有序平静的工作氛围,反而让一些记者不自在了。曾经,每一次“追翔”都是一场媒体大战,从接机、打听行踪、观看训练、赛前热身到正式比赛,再到赛后的混合区采访和新闻发布会,每一个步骤,都激烈火爆。
我第一次“追翔”,是在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比赛在国外举行,中国记者较国内比赛时已大幅减少,只是,仍然有大批中国记者在比赛前三小时就到达赛场占据有利地形。由于早到,我当时幸运抢到混合采访区一个前排的位置,干站三个小时,到比赛开始前,我身后的混采区也挤满了人。世界级赛事中,混采区都分三六九等,赛会持权转播商占据优先采访权,第二档是电视台,而文字、广播、网络媒体一般处于第三档次,此档次的区域也通常是人最多的,于是混乱不可避免。刘翔往第三档区域前一站,几十名记者便不顾一切地往前挤,各种推搡抢撞——虽然那么小的一个地方,早就没有什么空间可抢了。
这时站在最前排的人是最无助的,身前是扎实稳健的铁栏杆,身后是排山倒海的冲击之势,人在被压扁和未压扁之间,麦克风、录音笔、相机镜头各种器材工具都忽如从天而降,错落有致又来势坚定地压在你的后脑勺上,直到把你的脑袋压到抬不起来为止。这时候,你深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却和你说不上一句话!采访全程,就只能那么被人堆掩埋着,低着头侧耳倾听“翔飞人”的话。
在“追翔”的记者群体中,女记者占了不少的一部分,于是,身形体力不占优的女同行们便常有这种尴尬的混采区经历。曾有一位女同行,身材尚算高大,站在混采区第一排,没有被人堆掩埋掉,而是被后来之力活生生举了起来,双脚离地哭笑不得。
这就是当年刘翔的魔力,到了后来,为避免混采区混乱场面再发生,刘翔在国内的比赛都采取内场限入制度,记者都要在开赛前向组委会领取内场准入证,只有限定数量的持证记者可以进入内场。而由于准入证是先到先得,在山东全运会期间,就出现记者提早6小时排队领证的盛况,那一次,济南为刘翔的出场实行交通管制,奥体中心的新闻工作间涌进了上千名记者,绝大一部分并非去采访,而只是为了去看刘翔一眼。
(本文来源:云南信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