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空地当中围了一大圈的人。孩子们好奇,便从大人们的腿缝中挤进去看。哈!原来是卖艺人在表演。通常是一壮汉,小平头,赤裸着古铜色的胸膛,扎一黑色抿裆裤,手执一把明晃晃大刀。正吐沫星子乱飞地宣讲着什麽。耐着性子等了许久,壮汉仍然滔滔不绝,不见任何表演。学校的上课铃都响了,他还在那裡慷慨激昂。无奈只好悻悻然抽身而去。回家和大人们讲,父亲说:“哪裡是卖艺啊!是卖大力丸的。”这时我才明白,壮汉吹了半天原来是夸他的药如何灵验能治百病。
如今,大概人们吃亏上当太多,觉悟空前地提高。卖大力丸的早已绝迹。我的孩子们恐怕已不认识“大力丸”这个词了。
时过境迁,归功于科学的发达,我们吃的瓜果蔬菜虽然已无季节之虞,可嚼在口中却愈来愈澹而无味,营养也大打折扣。据某些科学家们计算,要想达到从前的营养量,比如一根胡萝卜。今天就要进食十几根才等同。我有点儿不敢相信,这岂不拿我们当大象不成?
虽然我的手头没有确凿资料,但回想我孩提时番茄的呛鼻味儿,这种说法多少有点道理。
那天,给孩子们上“忆苦思甜”革命教育课。说我们小时候,生活多艰苦,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荤菜,天天是窝头、水煮大白菜,连个油星儿都没有。女儿白了我一眼,撇了撇嘴:“还好意思说,你们那时天天吃绿色食品,享福呐。我们吃的是什麽?地沟油加基因食品!”
我一下子也煳涂了。是呀!这日子是怎麽过的?说不好,不对。说好,她讲的也有道理。不是不好,是活得太累,化学知识普及了,什麽都得提防着点儿。保不准什麽人就在你的食品裡掺点儿什麽或染点儿什麽。想想以前的粗粮、素菜,还真成了如今的健康高档食品也。
有时黑灯瞎火地睡在床上,半梦半醒,脑子裡胡思乱想。女人生孩子才有奶,没孩子没奶。哺乳动物也是如此吧?怎麽奶牛就天天有奶呢?电视裡有人吹我们养的鸡长得如何快,四十天就变成年鸡了。像耍魔术似的。近年来看不到这类广告了,全都默不作声闷头干了。但是我还是看到冷柜上涨鼓鼓的赤膊鸡,心裡就犯嘀咕:怪不得孩子都提前早熟,这鸡裡……
听说美国的基因大豆侵略了中国,玉米裡也有基因改良,更有甚者说番茄基因可以改成牛肉!这种浪漫的畅想听起来真令人寒丝丝的,莫非世上确有巫婆的魔棒,什麽都能变哦。
越想眼前越黑,更是夜不能寐。要不就在后院裡自己种菜,再养几隻鸡。牛肉、猪肉、羊肉、鱼怎麽办?哎呀,这不成农场了吗?天天为了吃忙的四脚朝天,你还工作不?
怎麽办?民以食为天,吃都成了头痛事,这辈子活得还安生吗?
雄鸡一叫天下白,据传当今乱世裡出了个能人,叫什麽名字我无从考察,姑且叫X先生吧。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预言世界将进入电脑时代也就是IT时代,当时的人们还讥笑这个X先生脑子进水了。可现在,傻瓜都知道,谁还不这麽认为,一定是他的脑子进水了。
一时间此人成了众人顶礼膜拜的预言家。最近,X先生又预言:今后人类将进入营养品的时代。这回,有了上一次的惨痛教训,人们不敢不相信了。至少是我,就冲那辗转难熬的不眠之夜,我就相信他言之有理。不吃营养品,你就必须像大胃王那样,天天往肚子裡塞几十公斤的菜蔬。偏好体型纤瘦的时髦男女打死他也不干啊!
可这营养品怎麽吃呢?我曾看过一幅漫画,说的是一家庭女主人工作太忙,无暇买菜,便买了些维生素C药片,倒在盘子裡。说:“为了营养健康,咱们吃这个吧。”
看了这幅漫画,您别笑,没准儿现代人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我没有做过统计,好像也没人做过这类统计,不过从朋友的茶馀饭后閒谈中我感受到当前到超市或营养店、药店买营养片吃的人相当普遍。更不要说那浩浩荡荡的直销大军了。靠药片维持身体的健康水准,似乎成了如今另类的时髦趋势。
当然顽固派也不缺,有了大力丸的前车之鉴和基因食品的恐慌,对人工製造的口服物有着本能的排斥与质疑。他们所坚持的也并非没有道理。看着早餐桌上孤零零一杯白森森的营养液,旁边散落着一堆形状不一的营养片,一股股人工香料味迎面扑来。忽然悲伤地感到食品的文化哪裡去了?那种色香味俱全引人馋涎欲滴丰筵哪裡去了?除了生冷理性的ABCD之外便空无一物。这就是现代人生活的享受吗?
可是我们理想的绿色食品在哪儿?那些我们“忆苦思甜”时所控诉的白菜、萝卜、糙米还有吗?
现代人真的需要寻找新的“大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