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的孤独》是意大利80后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部小说一出版,就获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斯特雷加文学奖”,畅销意大利乃至欧洲。有人把它称为“意大利版的《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的译者林少华先生曾经将村上春树的这部名作概括为“把玩孤独”,那么,《质数的孤独》则是以一种冷静甚至冷酷的笔触解剖孤独。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丽丝小时候难违父命,练习滑雪,身上承载着父亲的滑雪冠军梦,颇像今天我们的许多家长逼着孩子去弹钢琴,练绘画,学奥数。不料却在一次滑雪训练中跌下山谷受了重伤,从此终身跛行,也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另一位男主人公马蒂亚有一个弱智的双胞胎妹妹,有一次去参加同学家聚会时不慎将妹妹丢失了,从此背上了心灵的十字架,终身难以摆脱。相似的命运,让一个孤独的少女和一个同样孤独的少年相遇了,小说就在这忧郁落寞的氛围中展开了让人纠结、叹息和沉思的篇章。
在小说中,马蒂亚是个禀赋卓异的数学奇才。作家巧妙地将马蒂亚与爱丽丝比喻为数学中的质数。众所周知,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质数中还有一类“孪生质数”,它们是离得很近的一对质数,几乎彼此相邻,中间却有一个偶数阻隔了它们的亲密接触,比如5和7、11和13,孤独因此成了它们的宿命。在作家笔下,马蒂亚和爱丽丝就是这样一对孪生质数,孤独而失落,虽然接近,却无法真正触到对方。
本书作者乔尔达诺是个粒子物理学博士。科学家跨界写小说,自有其独到之处。他用冷静精确的文笔,将马蒂亚、爱丽丝彼此靠近时的期待与戒备、欲亲又惧、若即若离的矛盾心态刻画得丝丝入扣。爱丽丝的同学、问题少女薇奥拉将她介绍给马蒂亚,他冷冷地拒绝了;马蒂亚去参加薇奥拉的聚会,终于开始和爱丽丝接触,但面对她的接吻要求,他还是小心翼翼地回避;马蒂亚去爱丽丝家,她兴致勃勃地玩起了婚礼游戏,不但自己披上母亲的婚纱,而且让他穿上父亲的西服,戴上父亲的领带,甚至让他像抱新娘一样抱她走过门槛,整个过程中,马蒂亚只是被动地接受;马蒂亚的大学毕业典礼,因为没有邀请爱丽丝参加,让她非常生气,但当马蒂亚接到北欧某国高校的深造邀请、渴望踏上数学家的成功之路,他去征求她的意见,同时也是谨慎地传递了自己的某种爱意时,她却生硬地回绝了;爱丽丝与医生法比奥结了婚,却感受不到幸福,她发现了一个跟马蒂亚双胞胎妹妹长得很像的女孩,于是,一封只有“你得来一趟”一句话的信,就让马蒂亚飞回了国内,然而,重逢的喜悦并未持续,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分手,渐行渐远。
明明渴望爱情,然而,当爱神真的可能降临身边时,却选择了逃避。这一切,源于男女主人公童年时代遭受的心理重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生深刻的恐惧和孤独感。小说非常微妙而传神地传达出了他们的这种孤独感。马蒂亚在学校里曾经五天不说话,老师只得让他坐在教室的正中,让同学们对他围成一个马蹄形,以逼迫他开口。他的聪明和冷漠让母亲忧心忡忡。马蒂亚出国前去征求爱丽丝的意见,她表面拒绝了,但内心还是希望马蒂亚挽留她的,“她想从中发现一些失望的迹象,好紧紧抓住,但是马蒂亚的眼睛太黑了,很难发现其中闪动的火花。”她只能坚持到底,失去了一次与爱神拥吻的机会。一次次地靠近,却又一次次地失败,让两人对生活的挫折感日益强烈,作者不由感叹:“马蒂亚拒绝这个世界,而爱丽丝却感觉被这个世界拒绝,最终他们发现,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米兰·昆德拉有句名言:“孤独宛如月亮,无人望见。”生活中的落寞失意和沧桑感会也许会写在脸上,但对孤独的独一无二的体验只能存储在生命的记忆中。它也许是人生走向成熟无法绕开的一段旅程,也许是完整的人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是,当青春没有了狂欢,没有了微风明月,剩下的只有恐惧和孤独交织的祭礼,则未免残酷,也难免滑向生命的边缘。
作者:刘蔚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