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查成绩时发现,学校为亚运志愿者学生提供丰厚的加分激励,不乏有学生加分后全科满分。加分政策引起学生的争议。
学生称加分影响过大
4月11日,华师大2008级学生小陈(化名)和宿舍室友登录教务系统查成绩,惊讶地发现做过亚运志愿者的室友6门专业课中竟有5门100分,另一门成绩也在90分以上。小陈觉得,学校没有任何通知说明,在上学期成绩已经出来的情况下直接在教务系统上加分,这样的做法不透明。
记者通过多位学生了解到,根据加分前后分别公布的成绩对比,华师大亚运会志愿者每个科目加了8分,亚残会志愿者每个科目加了4分,两者平行加分,即同为亚运、亚残会志愿者每个科目可同时加12分,100分封顶。此前,学校对志愿者提出的学业优惠政策是志愿者每科期末考试成绩可获得60分最低分数,并以志愿服务时长为依据,给予适当的加分。
“这样加分影响太大了,无论是专业分流还是保研。”小陈说。
受益者也感到忐忑
部分获得加分的学生对校方的做法也持保留意见。准备出国的学生小赵,对亚运志愿者加分是既喜又忧。“加分是好,但这个学期突然分数高了一大截,怎么向国外高校解释呢?”华师2008级另一名学生小林认为,上学期期末考试评卷时,各位任课老师已经照顾了做志愿者的同学,学校没必要事后给予这么大幅度的加分。“这对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公平,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一下子排名就落到倒数。”有学生认为,较好的做法是在综合测评中对学生实践加分,而非直接在学习成绩上加分。
记者观点
被扭曲的志愿精神
何为志愿者?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广州亚运会时,我们为志愿者的竭尽全力而感动,这道风景线亮丽清纯。当志愿者报名的一刻,一种服务与奉献的理念似乎就成了他们的心理追求,但因为志愿而去奖励,实在是对志愿精神的扭曲。
学生当志愿者的目的是为了奖励吗?也许他们渴望通过这样一种历练来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一种合作感,为今后步入社会提供精神及心理准备。而学校的这种行为在曲解志愿精神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试想一下,再有大型赛事,学生们还是会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但他们的心思还会单纯吗?会不会借此达到某些目的?如果这一幕出现,实在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本文来源:华商晨报-辽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