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博士简介
黄宁博士是2003年来到新西兰,2004年3月开始在奥克兰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4月硕士毕业,并获得奥克兰大学一等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2005年底获得奥克兰大学国际学生博士全奖,2006年开始攻读建筑学博士学位,师从国际绿色建筑权威Robert Vale教授和Brenda Vale教授,2010年底完成博士论文后顺利答辩,获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和硕士期间,参编中英文书籍各一本,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四次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鉴于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黄宁成为奥克兰领区第一个获得了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学生。
黄宁博士现在是中国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技术总监,同时还兼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绿化环境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他还是国际(中国)城市规划协会(IACP)会员,国际城市形态发展协会(ISUF)会员。仅从以上几个头衔,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现在也是中国的海归学者了。
2011年3月18日下午,我们见到了刚刚取得博士学位的黄宁同学,本站记者抓住机会对他进行了现场采访。

问:请谈谈您在奥大攻读博士的体会。
黄:我是2006年开始在奥大读博士学位的。总共用了四年的时间,在这四年的攻读过程中确实付出了很多的辛苦,现在已经拿到了博士证书。所以现在我可以名副其实的让人们叫我黄博士了。
在这里我要特别告诉大家的是,读博士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能用功,你就可以得到。我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是36岁才开始读博士的,这个年纪的人记忆力已经不是很强。而且在读博士以前,我是一个我们老家郑州一个装修公司的小老板。来到新西兰这个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遇。在进入奥大读博士的时候,初期的三个月里,我只休息过两天(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其他的时间,每天都在看书,时间在10-12个小时。我自己的体会是:只要功夫下到了,自己的思路再开阔些,就一定会有收获。我们华人的智力并不差,我们有理想,再加上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吃苦,所以说如果你努力了,你就会得到收获。在此,我特别要告诉现在正在攻读硕士、博士的师弟,师妹,读书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一旦努力有可能调动起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巨大潜能,我祝愿你们能早日顺利得到你们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问:为什么您在读完了博士学位以后,选择了回中国去发展。
黄:首先说新西兰这个国家是我非常喜欢的国家。但是大家都知道,新西兰是一个很平静的国家,没有什么特别大和显著的变化于发展。同时大家也都知道,中国今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GDP世界上排名第二。在中国的发展机会确实是很多,如果你们经常回到国内,你们就会看到中国的发展很快,因为我的专业是学建筑的,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是在中国。这是一个主要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我所学的是绿色建筑,在新西兰这方面,不管在理念、技术、和实践等各个方面,在世界上都是处于领先地位。我特别想把我所学到的东西用到中国去。特别是现在中国的有些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例如北京最近新建的一些奇形怪状的建筑,只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不一定就美,而且这些建筑特别耗能和耗材,所以如果在设计上,没有注意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工作,就很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如果没有注意环保方面的意识,那么造的建筑越多,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就越大。大家都知道,最近灾难很多,实际上跟我们的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关系。我特别希望能把我这么多年来所学到的知识,用来报效祖国。
问: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在中国组建公司的情况。
黄:我是在2010年7月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我就带着我的导师来到了中国。当时我们跟北京的一个大学有一个合作的项目,共同建立了一个绿色环境设计中心。在组建这个中心的时候,就有一些人希望能投资组建一个以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估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于是我们就成立了这个名叫“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我们现在有些风险投资进来,我和一个也在新西兰读过硕士的朋友一起也投资进入这个公司。我们就是抓住现在绿色建筑这个契机,本身这也是一个朝阳的产业,我们这样做将会对中国的建筑市场起到提升品格的作用。公司是2010年11月份注册下来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公司的运行还是不错的。现在已经有员工十几人,而且50%的人是来自新西兰学成回国的学生。我们也在网站上做了一些宣传,真心的希望从新西兰学成回国发展的学子,能加入我们的团队。包括来实习和签合同都可以,我们表示特别的欢迎。
问:据我们所知,目前有一些奥大的博士生选择到您的公司去实习,请您讲一讲您后面的安排。
黄: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找了一些奥大的学生组建了一个学生的社团,叫奥克兰中国硕士博士生联谊会。现在新一届的联谊会副主席黄琳,她现在正在读商科的博士。她觉得自己在工作经验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我们公司成立以后,2010年12月就来到我们公司实习。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还真的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因为我们公司本身就有很多从新西兰回来的学生,因此我们相互沟通也特别的好。另外我还有一个打算,新一届的硕博会在明天就要正式成立了。大概有150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博士和硕士生参加,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公司能够成为他们回国创业的对接平台。比如说:他们当中有学建筑和管理的,都可以安排在我们公司来工作或实习。如果专业不对口的,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关系,为他们联系找到适合他们工作和实习的单位。总之,希望能为更多的来自新西兰的硕博生回国发展,创业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问:在基督城发生地震后,您第一时间就发来了慰问信,还慷慨解囊捐助新西兰灾区。是否可以谈谈您当时的感受。
黄:说实话新西兰每次所经历的灾难,我的感受都特别深。我经历的第一次是去年2010年9月4日的基督城地震,现在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在新西兰学成回国的毕业生在那里工作,她当时在第一时间里就采访了我。去年的Pike River矿难,当时你们也来采访过我。但是这一次是太令我震惊了,因为这是新西兰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所以我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就以个人的名义先拿出100纽币,通过硕博会捐助,回到公司以后,跟我们几个股东和来自新西兰的同事说起这个事情,大家都非常关心,商量由公司捐出1000纽币,通过硕博会捐助给基督城灾区。说句实在话,我对新西兰是很有感情的。如果说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那么我就会说,两个地方是我最喜欢的,新西兰和中国。所以说,如果以后不管新西兰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在我们公司不断地壮大起来的同时,我们都会努力,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会尽我们所能,给予新西兰最大的支持。
问:在新中两国关系上您会有哪些作为。
黄:我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在中国发表了很多的文章。介绍新西兰的绿色建筑以及其他领域里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在新西兰学习的中国学子的精神面貌。后来我一直带着我的教授,推荐他到一些学术单位交流,建立起非常好的关系。现在他已经在中国的一个大学做兼职教授。而且,我们一起参加了几次中国绿色建筑领域里的会议。可以这么说,如果在绿色建筑领域了问到新西兰的黄宁,大家还是都知道的。我认为这对于宣传咱们新西兰,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现任新西兰总理约翰 奇说过,现在是新中两国关系最好的发展期,所以我觉得如果有更多的新西兰学子回到中国发展,必将会为新西兰做更好的宣传,毕竟他们在新西兰生活过很多年,应该说是很有感情的。这也许是最好的途径,把很多新西兰好的东西,带给中国,让中国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新西兰。
结束语:本次采访到此就结束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学子完成学业努力拼搏的精神和对新西兰难忘的情怀。让我们祝愿和期待着黄宁博士能够在中国异军突起,为我们新西兰的海归学子回国创业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