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张勇是个挺幸运的人,两年读完本科课程;临近签证到期找到工作;在新西兰房地产市场最红火的时候,步入贷款经纪这一行,随后创办了自己的信贷公司;2008年的金融风暴不但没有拖垮他的华融信贷,反而让他在这次“大洗牌”中拿了一手好牌,越战越勇。今天,提起金融信贷,张勇的名字已经在这个行业中响当当。
“幸运”背后的故事
2004年,张勇毕业于梅西大学,在当时还没有开放式工签的情况下,留学生求职的道路异常艰辛。没有工作签证,用人单位不愿雇佣;找不到工作,自然就拿不到工作签证。求职被卡在这种尴尬的两难境地,那时候,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放弃,最后离开新西兰。张勇在疯狂地投发了上百份简历后,终于在接近签证到期的日子,在一家大型洋人公司获得贷款经纪人的工作。
然而,万事开头难,做贷款经纪这一行,更是建立在经验、口碑和人脉积累的基础上。张勇说起他做贷款经纪最初的日子感慨万千,“那时候,我只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没人脉,二没经验,只能靠勤奋和努力取胜。公司其他洋人同事都是朝九晚五,我是公司里唯一的华人,每天早晨七八点钟我就会到公司,有的时候晚上11点、12点还在外面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周末。起初,因为刚入行,没人认识我,一些年长的客户对我并不是很信任,所以那时候挺难的。我觉得把心态放正很重要,首先我知道自己是喜欢这份工作的,因为既能帮到别人,又能让自己有成就感;凡事我都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些客户,也通过朋友和一些这方面前辈的帮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客户基础。幸运的是,2005年正是新西兰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时候,作为较早的一批华人贷款经纪,我是赶上了一个好的时机,才开创了华人市场。”
在“危机”中寻得机遇
张勇说,他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我觉得‘难’本身就是机会,如果这件事特别容易,那谁都来做了,也轮不到我成功。其实,我的事业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华融信贷在2007年8月成立,第二年就赶上经济危机,新西兰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倒下一片。那时候,我的公司也走入了最低谷,周围听到的都是负面新闻和消息,那种感觉就是看不到希望了,不知道这场危机什么时候才是头。所以,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下去,我也彷徨过。但当时我想,就算关门,我也要做最后一个关门的。我始终相信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危就会有机’。”
是的,老天不会随随便便就把机会抛给谁,机会是给不断努力做事情的人准备的。最终,张勇和他的华融信贷在风暴中站稳了脚跟,甚至可以说是脱颖而出。对此,张勇说,他特别感谢他的客户,“客户对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幸运,这才使公司从金融风暴中走出来。”
成功心态:不浮躁、不计较
说起今天的成功,张勇总是一脸的谦和,他说他离成功还很远,对他来说,成功的意义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在我的印象中,张勇是个特别沉稳的年轻商人,成功并没有让他变得浮躁,在创业的路上摸爬滚打的过程中,反而让他愈发地踏实稳重。他说,也许这样的性格来自他的父母,“从小父母就告诉我,做人不要太计较,‘吃亏是福’,所以在工作上,我一直都比较努力,觉得多做一点,甚至吃点亏都无所谓。”
2010年5月,新西兰华人青年商会成立,张勇担任会长。作为商会的创始人之一,张勇说,“随着2000年留学潮,来到新西兰并且已经在这儿扎根的年轻人中,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成为新西兰各行各业特别出色的人物。很多人认为在新西兰创业不容易,的确,新西兰市场比较小,但并不是没有市场。所以,我们想通过商会来积攒和联合更多的人才,拓展思路,共同开创新西兰市场。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商会会员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让更多的年轻华人在新西兰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商会中,大家可以互通有无,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也希望通过商会,大家都能把各自的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张勇正在把新西兰和中国的经济融合走上新的平台,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开发新西兰市场的需求。 新的平台、新的起点,他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融合在这个共同的平台上,促进新西兰经济繁荣。
张勇说,在新西兰这几年的创业,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其实,从留学生一路走来,在海外扎根的这一代70后80后年轻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抱着对外面世界的美好憧憬,用本可以在国内好好享受的青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用汗水浇灌自己的未来。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他们正不断向世界证明和展示着年轻一代华人的“英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