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网 网讯(来自Pakuranga华人协会供稿)
2月15日下午1点半, Pakuranga 华人协会绘画班十几位师生兴致勃勃地来到Highland Park一座公路桥(Mooney’s Bridge) 底下。 他们在等待着市长 Len Brown 先生的到来。 究竟为了什么,日理万机的市长竟和中国画家们相约在桥底呢?

摄影 伍笑英

摄影 伍笑英
原来, 桥底下正是跨越Pakuranga多个社区,对保护整个东区自然环境起着很大作用的Pakuranga河道。这是一条重要的排水道。一旦受到严重的污染,整个东区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都会遭受破坏。为此,市政府对保护这条河道极为重视。市长亲自挂帅,环保机构Waicare具体负责,学校、社团大力协助,为整治、清理、保护这条河道做了不少工作。去年,我们协会主动请缨,多次组织会员参加清理河道和在两岸植树的活动。今年2月1日,我们绘画班的师生又参加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环保教育活动:在Mooney’s Bridge 桥底绘制一幅长27米高3米多的大型壁画。这次活动,也是在Waicare的具体指导下,和Howick地区学校的师生们共同完成的。这一天, 市长正是特地在百忙之中为了表彰参与绘制壁画的中国画家而来。
摄影 伍笑英
多数参加这次壁画绘制的师生都是年逾花甲或年届古稀的长者。尤其是76岁高龄的李凤阁老师和已近70的姜西老师,他们都是早已闻名的大画家。人们从这幅大型的壁画里,处处可以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本来,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我们建议他们只帮助完成下半部的壁画和做做指导,让其他来自中学和社会上的年轻一点的画家们去完成上半部。但我们的老师们就是不服老,硬是要攀到1米多高的架子上,去完成整幅图画。在画班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第一天就完成了约五分之三的图画。随后几天,陆陆续续地有本地的其他画家和学生们参与。最后一天,我们又有几位同学和画家潘树声老师花了半天时间,为这幅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摄影 伍笑英
壁画介绍了几种生活在这条河道里的鱼类,展现了河道污染如何影响甚至毁灭这些生物以至导致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勾画出保护生态的部分解决方案。使经常沿河道漫步的民众和上学的学生不时受到爱护河道,保护环境的提示。
壁画完成了,市长高兴了。为了慰问和表彰所有参加这项活动的义工们,市长和我们相约在桥底下壁画前,和大家照个像留作纪念。然后大家又驱车前往Howick的 Uxbridge艺术中心。那里,其他参与者都在等着市长前来听取活动的总结。会上,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表扬了Pakuranga华人协会中国艺术家们的无私奉献。

摄影 伍笑英
成千上万的年长移民从中国移居新西兰,他们除了帮助子女照顾孩子之外,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由于语言障碍,比较难于和主流社会沟通。于是有些人便称他们为老而无用的一族,只会浪费纳税人的钱,对社会毫无贡献。今天在现场接受中国城网站采访时,市长对这样的言论嗤之以鼻,说它完全是无稽之谈。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Dorothy Giam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老师。她已经不止一次和我们的会员们一起参加义务劳动。 她很有感慨地说,我也为自己是个华人感到骄傲。Pakuranga协会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一旦我们发挥组织起来的力量,那是洋人们所望尘莫及的。我们这些退了休的长者,秉承着从国内带来的、一贯的勤劳朴素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都在准备着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