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今天,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康健民先生率领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到访新西兰,参观了奥克兰电影后期制作公司Digipost,并在皇家理工学院与当地电影表演艺术同行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与新西兰商界座谈

代表团团长康先生在介绍中国的电影投资环境和前景
这次中国高级电影代表团来新西兰访问,是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和志耘先生积极组织和协调的。该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新-中电影文化的交流,通过组织双方的电影节,高层电影代表团之间的互访,搭建两国电影人之间的合作的平台。在近8年的积极推动和不断努力下,为中-新电影合拍协议于今年7月的签署,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次出访是中国首次派出高级电影代表团访问新西兰。除康先生外,代表团成员还有中国著名第五代导演,《云水谣》一片的导演,金鸡奖、金爵奖获得者尹力先生;毛泽东特型演员,金鸡奖、金鹰奖、华表奖获得者王锳先生、中国电影家协会外联部主任齐颂女士、浙江电影家协会秘书长熊颖莉女士。新西兰华语传媒公司总裁严隽人先生也出席了今天的活动。

著名导演尹力先生与Digipost总裁交换名片
在上午的参观中,Digipost主管向代表团成员展示了公司从取得电影毛片后进行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还特别演示了包括正在播放的电视剧《斯巴达克斯》的屏幕特效,以及为迷你轿车特别制作的《阿凡达》电影片头广告等。交流过程中,代表团成员对新西兰电影的后期制作水平评价颇高。在他们看来,虽然Digipost只有42名员工,从规模上讲是个很小的公司,但其制作人员的技艺和公司的管理体系却值得中国电影公司借鉴。尹力导演一再表示,中国电影公司的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制作人才和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中国和新西兰电影的合作前景非常广泛。
随后,代表团一行前往皇家理工学院,与学院艺术主管、新西兰电影业界人士、政府相关部门主管和影业投资银行主管等人进行了友好的磋商。在交流中,新方代表介绍了皇家理工学院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新西兰电影业的现状、新西兰的影业培训状况、奥克兰影视基地的修建计划和设想等。代表团团长康先生则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和巨大潜力。

举行座谈会 与新西兰的同行交流合作前景
康先生表示,作为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之一,电影业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国大约有6000幅屏幕,并以每天新增2.5块屏幕的速度递增。中国去年一年拍摄电影460多部,电影出产量列世界第3位。去年电影票房记录达62亿元,今年预计票房收入超过100亿元,仅《阿凡达》一部影片就赚走2亿美元收入,而国产片《唐山大地震》6亿元的票房收入也非常可观。他还说,目前,中国的电影院还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处于普及的初始阶段,因而,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谈到中新两国电影业的合作前景时,康先生表示,新西兰的自然风光使这个国家成为理想的外景地,而《魔戒》等大片的轰动使全世界对新西兰的电影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西兰的电影特技和后期制作技术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这很值得中国电影业借鉴和学习。今年6月,中国电影家协会与奥克兰电影协会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而今年7月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又在北京与新西兰总理签署了中国-新西兰影视合拍协议。这两个协议的签署为中新两国电影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中国今年举办的金鸡百花奖颁奖会上,中方专门举办了新西兰电影展。此次高级代表团的到访,也是作为协议签署后对新西兰电影协会的回访,并一步一步地具体落实协议中的合作内容,希望明年能在新西兰举办中国电影周。本次访问是为了对新西兰的电影行业有个基本的了解,而在明年的电影周上,中国将派出更多的电影主创人员到访,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和创作交流。
会谈中尹力导演还提出,中国政府为了支持文化产业,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很多优惠条件,同时也加强产业投资。他期望新西兰政府也能够实施相应的政策倾斜,从而使新西兰的电影制作行业更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尹力导演形象地用餐馆和顾客的关系比喻中新两国的电影业界现状,他诙谐的语言使在场的人士无不会心地微笑。他还提到,在中国占据票房收入前十名的电影都是国产或者中外合作拍摄的电影,这从一个层面上体现了观众的品位。他说,中国当代的观众都是看大片长大的,因而对电影的选择也相当挑剔。作为导演和制片人,如何保证电影的艺术品位和高票房收入,这是业界应该深思的问题。他个人看来,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符合大众审美、雅俗共赏的影片都会有不俗的票房表现,而完全追逐票房利益的影片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午餐过后,代表团成员和奥克兰电影协会的负责人与当地业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电影拍摄与合作交换了看法。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