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惠灵顿11月29日电(记者刘洁秋 黄兴伟)中国残疾人表演艺术团28日晚为新西兰惠灵顿观众演绎大型音乐歌舞《我的梦》,展现了一种残缺而美丽的特殊艺术,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内心的震撼和感动。
当晚的演出是一次真善美的艺术享受:38名演员带着饱满真挚的情感,围绕着赞颂人间至善大爱和弘扬世界和平友好的主题,精彩呈现了集诗歌、器乐、歌曲、舞蹈、美术、灯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之美。器乐节目中既有胡琴、笛子、琵琶、古筝等中国民族乐器的加入,也融入了钢琴、吉他、萨克斯、爵士鼓等西洋乐器的演奏;舞蹈表演则涉及现代舞、芭蕾舞、拉丁舞和中国民族舞等多个舞种。
由邰丽华等21名聋人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美轮美奂,其天衣无缝的配合让观众目不转睛,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盲人杨海涛和高欣欣用美妙的歌喉,以中、英文唱出了他们心中色彩缤纷的世界,一曲新西兰毛利民歌《流水潺潺》更令观众大感亲切。舞蹈对于盲人无疑是一大挑戰,9个盲人手持棍子、绑着绳子,相约一同“去看春天”。他们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摸、用心去感知春天的样子虽略显笨拙,但其顽强执著的精神着实令人感慨。精缩舞剧《化蝶》在名曲《梁祝》乐声中展开,在结尾处灯光逐渐暗去时,舞台后部亮起了数十只闪着荧光的蝴蝶,在摆动双翅追逐嬉戏。直到灯光重又亮起,观众才发现这些蝴蝶的动作是由一群聋人演员表演的,台下顿时掌声雷动。中西合璧的盲人器乐演奏《音乐之声》表现得诙谐而欢畅;热情火辣的聋人拉丁舞《动·听》整齐得令人不可思议……
演出的成功离不开艺术团幕后人员的无私奉献。聋人演员因不能听见音乐的节奏,只能看着侧幕边手语老师的指挥来舞蹈;盲人演员上下舞台,更需要引导员的搀扶。当谢幕曲《征服天堂》的乐声响起时,演员们互相扶持着依次上台向观众谢幕,各自互为对方的耳朵或拐杖,绝好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台下观众此时更显激动,纷纷起立鼓掌,久久不愿离去。有观众表示,演员们台上的精湛技艺,证明了他们平时训练的艰辛,让人对他们的顽强意志充满敬意。一位姓余的女士说,“演员们太不容易了,我感动得好几次掉下了眼泪。”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当晚观看了演出。他在演出前致辞说,一群充满自信和勇气的残疾人演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观众奉献出跨越政治和语言障碍、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水准演出,他们将在促进中新友谊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惠灵顿市长西莉亚·韦德-布朗女士也到场预祝表演成功。她希望这场特别的演出为最近发生矿难、失去29名矿工的新西兰带来新的希望。
当晚的演出由新西兰慈善总会负责承办,是中国残疾人表演艺术团首次在惠灵顿表演。此前艺术团受新西兰中华电视网邀请,还于26日在奥克兰上演了《我的梦》并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残疾人表演艺术团成立于1987年,迄今演出足迹遍及世界5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