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和黄伟雄发起、成立了“华人参选联盟”,在华人社团和华人媒体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功地唤起了华人参与地方政府事务的热情。2007年,欣喜地看到有更多年轻华人加入到候选人的行列,并成功进入各级地方政府。美中不足的是在各地区医疗卫生管理局里还没有华人的民意代表。
现在,又到了地方政府选举年,我是在报名截止日期前5天才考虑要不要参选的。由于对新西兰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政客们的失望,近年来我刻意远离政治,保持低调, 埋头为各族民众做实事。在奥克兰医管局工作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种族、不同各阶层的患者,看到少数民族特别是有语言障碍的华人不了解新西兰的先进医疗系统和完备的医疗服务,在需要的时候不能享受到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支持。为了填补服务空白,我和几个年轻有为、心系华社的专业人士利用业余时间筹备、建立了康信慈善基金会。在没有任何启动资金的情况下,与主流社团奥克兰糖尿病协会合作为华人糖尿病患者举办了该协会成立十年以来的第一个汉语讲座。
我感到在医疗卫生领域里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由于癌症等恶性、慢性疾病低龄化,很多中、青年华人作为些家庭的主要收入者被诊断出重大疾病后,往往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其家庭成员精神、心灵受到重创;绝大多数华人癌症患者都没有参加过放、化疗前的辅导课程;有的患者由于英语不好,居然不知道医院预约的目的是做放疗面膜;稀里糊涂地做了放疗,却没有领取通常都会配给的防恶心、防呕吐药物;回家后,吃不到可口的饭菜;医管局派来的家政服务员不会做面汤、不会熬粥;无法到中国超市购买合口的蔬果;有的老年人应约专家门诊,过点40分钟还见不到医生,医管局照样要支付陪同翻译等待期间的费用;由于管理漏洞造成个别人滥用养老院基金;多少纳税人辛辛苦苦上缴的税金,被无奈地浪费在官僚体制下;民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需要、诉求无法传达到政策制定者的耳朵里。
我参选奥克兰医疗卫生管理局民意代表的目的就是要把社区民众的感受,特别是少数民族、移民们的意见带进医疗、卫生部门的决策层;促进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和沟通;改进医疗服务,使广大移民真正安居乐业,安心建设新家园。
我的竞选口号是:民意、民治和民享
民意 - 将民众的诉求带进奥克兰医疗卫生管理局的决策层
民治 - 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改进服务,完善体系
民享 - 让患者了解医疗体系,充分使用其提供的服务,实现 效率、公平、便捷的理想目标。
我郑重承诺:
尽心尽力为各种族民众和社区服务,充分反映民众诉求,保障民众利益,代表民众积极参与各项医疗制度的建立和修改使之更完备与完善,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