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一直是一种奢侈,特别是对我们本世纪初期的这批技术移民。但文学又追随着我们,或许因为得益于当初高考的无奈与执着。在那没有杂书的年代,上十本经典教科书我们被迫啃得精熟。于是鲁迅的腔调,朱自清的风格应运而生,即使移民时大多数人都只有简陋的家当。
2002年左右的这批技术移民很快在自助建立的“自由新西兰nzfree”和“灰色天空”网上找到了自己的互助之家和精神乐园。大家将对移民生活的憧憬和现实的苦难写进了文字,产生了一批在我们同龄人中颇有影响的业余文学作品。我自认为最著名的有位于达尼丁的老鹰,惠林顿的虎大姐,奥克兰的海峰及今天,还有灿若群星的众多写手。因为都是高考恢复不久精挑细选的高材生,虽非文学系毕业,但大家文学功底可算深厚。我还依稀记得老鹰笔下的南岛风光和雪地情怀,虎大姐的南洋打工经历,海峰的家书,今天的屠宰生涯。其中今天笔法老到,结构灵巧,我怀疑他是专业创作人士。当时的网上,信手拈来,俱算好文。移民的艰辛,创业的努力,故乡的思念,家庭的磨合,困惑与豁达,信心与挫折,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然而,“在奥克兰雨的实际面前,形式不堪一击”(拙作《奥克兰的雨》中的句子)。随着移民初期的热情消逝,工作 与家庭的实际困难让所有的文字都成为过去的梦想。另外一个原因是群体的相互攻击。文人相轻在虚拟的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文出来,不是攻击谩骂,就是相互揭短,大爆隐私,甚至将个人通信都晒在网上。往往攻击性的帖子水平更高,论理严谨论据清楚论证手段都要高出原创几个档次。这样,风波此起彼伏,大家心情了无,最后各忙各的,终于作鸟兽散了。今天“自由新西兰”还在,但好景不再,留下几位死党在那里渔歌互答。
其实这只是海外华人团体的一个缩影罢了。
那么海外文学创作能留下什么呢?是对生活的记述,还是人生的反思,抑或历史的映照,曾经的是非?或许什么都不是。在这海外主流文化的空隙里面,留下的也许只是短暂的挣扎与一闪而过的追求。
“干什么呢?喊你吃饭也不应一声?”正在写着,妻子过来了。她就凑过来一看, “别再浪费时间写这些没用的东西了!”
“谁说没用?”我本能地反驳。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妻子将文言文都用上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大娃哭小娃叫,嘴都顾不上,你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是啊,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再说,人心如丝,一不小心,被赞的人听得高兴,没提及的人就不高兴了,更不用说一不小心自己曾经嘘过的人了。想想,妻说的对,文学于我是件奢侈的事,是肉食者的事,我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