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尚未到最后的国会投票阶段,但来自社区的支持和意见都将为这个私人立法补充有价值的观点,使其最终完善。霍议员说:“希望我的个人法案能促使这个国家前进一小步,更能成为亚裔新西兰人未来大步迈进的前奏。”
2009年9月17日,地方政府法案(奥克兰市政府) 通过了紧急立法。
在专业委员会阶段,经过16个小时针对各项具体条款的紧张辩论之后,我提出了一项修正案,要求在新的大奥克兰市政府里设亚裔顾问委员会。这项议案最终以58票对64票被否决。
亚裔占奥克兰人口的百分之十三,正如叶宋曼瑛教授所指出,人口因素必须占上风。亚裔如今是仅次于欧裔和毛利裔的第三大族裔---未来的奥克兰市政计划理应将此考虑在内。
皇家委员会在其关于治理奥克兰的报告中,建议为太平洋岛裔、少数族裔或亚裔社区成立顾问委员会。 皇家委员会的报告说,与太平洋和亚洲社区的接触是改善治理至关重要的战略,目的在于增强改善社会经济生产力。
奥克兰是移民的第一站,并且是多数移民最终的居留地。约三分之二的亚洲新移民
在该地区定居。据估计,亚洲人口至2016年在奥克兰的增长率约51%,相形于同期全国其他地方46%的增长率,奥克兰是吸收了很大的亚裔人口份额 。
为了让奥克兰成为’超级市’,要做的工作远远不止是将我们支离破碎的各地方议会整合在一起。想让奥克兰真正成为人人均为之自豪的大都会---- 来自亚裔,毛利人,太平洋和其他族裔群体的共同参与才是关键。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已经为新西兰企业开展与中国的贸易铺平了道路,如果奥克兰要充分利用这个良机,那么亚裔社区的参与就至关重要。而地方选举中,亚裔所占比例只有4%,所以亚裔要想发挥作用,就需要以司法固定的形式,让我们的意见得以有效传达。
我们并不是要求在超级市政府设一个亚洲席位,我们所要求的,其实仅仅是一个联系市政管理的法定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为市政府的亚裔社区相关议题提供意见。
我的亚裔顾问委员会提案,即便未能在国会通过,却已经得到了来自亚裔社区、特别是华社的踊跃支持。
地方政府法律专家、奥克兰Kengsington Swan律师事务所的格兰特•荷维森博士指出,亚裔顾问委员会将是“更可行的”。
接下来我打算引进私人法案,如果这个法案获得通过,将保证未来奥克兰市议会里有亚裔代表的声音。
我的全套咨询意见书包括了一系列文件,其中有私人草案的两个版本--- 一个是关于亚裔顾问董事会(Asian Advisory Board),另一个是亚洲顾问委员会(Asian Advisory Committee)。其中还包括两份之前发表过的媒体声明、以及我在国会专业委员会论辩阶段的发言。 草案两个版本接下来有中文介绍。所有文件的英文版可于我在媒体的专栏中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