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77亿:新一年中,政府将如何花钱?
----政府2009至2010财年新财政预算在衰退中出台
5月28日下午2时起,全国老百姓、海内外的投资者、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境内外的经济观察家和众多新闻媒体的记者们全都屏住呼吸,关注着同一件事情:新西兰政府2009至2010财年新财政预算的出台。这份预算之所以牵动着这么多人的心,因为它对饱受经济衰退煎熬的老百姓而言意味着福祉,对疲弱的本地经济而言意味着振兴,对海外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形势的明朗,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而言意味着新西兰的信用评价,而对于记者们而言则意味着又一个重大炒作话题的出笼。
财政预算描绘出的是一幅阴暗的经济前景
在关注政府具体如何花钱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新预算案所反映出的新西兰经济前景。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预算案面世。
5月28日下午,财长比尔.英格利斯(Bill English)在国会发表的预算案演讲中明确表示,严重的经济衰退将在未来三年令新西兰经济总共损失500亿纽币。未来的一段时间,新西兰的失业率将攀升至8%,全国将至少有9万人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
与此同时,新西兰经济至少要经历连续七个季度的衰退。按照这样的估计,英格利斯财长预测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的一年中,新西兰经济将收缩1.7%。经济复苏的过程将是缓慢而渐进的,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的一年中,新西兰经济将逐渐“爬”出衰退的阴影,但增长率将只有1.8%,仅够收复前一年的“失地”而已;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新西兰经济增长率将爬升至3%;随后的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新西兰经济才会恢复到较为正常的4%的增长水平。
按照新预算案对经济前景的反映,新西兰人要想重温过去经济繁荣的好时光,起码还有三、四年的光景要等。
有进有退:政府在新一年中花钱的基调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份预算案所罗列的政府花钱和省钱的重点:
*未来两年的减税“泡汤”。在预算案推出前的一个多月,总理和财长都先后放风表示,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奢望任何新的减税都是不现实的,也是国家财力所无法承受的。如今,这种预言在新预算案中被做实。英格利斯财长在国会新预算案演讲中明确表示,会“推迟”原计划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的减税;
*无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饱受经济衰退之苦的新西兰企业界望眼欲穿的企盼政府能够在新预算案中加大基础建设开支力度用以刺激本地疲弱的经济。但为了保证国家负债不再增加,从而保住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不被降低,进而将新西兰的债务负担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政府在新预算案中选择了保守的财政开支计划,没有大规模的刺激经济开支计划。
*老百姓的福利基本不受影响。对中低收入的老百姓和许多华人朋友而言,这一条可能是令他们特别关心此次预算案的原因所在。在新的预算案中,政府基本没有削减老百姓的各项福利开支,这或许可让提心吊胆靠福利过日子的人松了一口气。或许是体谅中低收入阶层老百姓的日子的确不好过,或许是保住自己的选票不流失,政府这么做的动机不得而知,但其的确没有大幅度修改福利支出是事实;
*政府停止向养老基金注资。工党时代,政府启动了一项“超级养老金”计划(又称库伦基金,因其由工党政府财政部长迈克尔.库伦发起而得名),旨在为未来几十年内步入退休年龄的下一代筹措养老金,让他们可以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体面生活水平。政府原计划每年会向该基金自动注入一定数额的资金,然后再将这些钱进行投资,从而让“超级养老金”越滚越大,但本届政府在新的财政预算案中取消了政府自动注资的作法;
*政府开支有增有减,总额基本稳定。本预算案中,政府开支项目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被认为不必要的政府开支被缩减,一些被认为十分必要的项目的开支被大量增加。根据新预算案的精神,政府将对各项财政开支项目进行逐项、逐年的审核和探究,以期能够在未来四年内节省下20亿纽币的不必要开支;在政府的各项公营事业中,卫生、教育和治安三项是最大的三个赢家。政府将在今后四年中每年向全国医疗系统额外注资7.5亿纽币,四年总共新增注资30亿纽币,用以改进新西兰的医疗服务和水平。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后,每年的卫生医疗开支将占政府年度总开支的40%。未来几年,教育界也将获得额外的13亿纽币的注资。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更多的小学和聘用更多的老师。在改善治安方面,政府将额外多招募600名一线警官(300名在奥克兰南区),用以打击犯罪和对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上述几大部门是赢家,也有的部门是输家。以新西兰外交和贸易部为例,在上一次的财政预算案中该部门获得了6.21亿纽币的资金支持,如今只剩下了3.2亿纽币的预算,该部门的预算足足被削减了将近3亿纽币。
*政府将在新的预算案中拨款3.233亿纽币推行“房屋保暖改造计划”。全国18万栋建于2000年之前的房屋有资格申请政府的资助进行房屋保暖改造,一户符合资格的家庭为此可最多获得政府1800纽币的资助,如果户主有“穷人卡”,可最高获得3000纽币的政府补助。
政府制定新预算案的核心目标
从以上的介绍中不难看出,政府的新预算案既不是一个像欧美和中国等国政府在经济步入衰退之际所制定的旨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兴奋剂”型的大规模烧钱预算案,也不是一个面对捉襟见肘的财税收入而一味“勒紧裤腰带”的预算案,那么国家党政府制定自己的第一个预算案的中心主旨和核心目标是什么呢?
早在政府预算案出台前,国家党就一再强调制作本次预算案的核心是要保住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不被调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西兰经济低迷急需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来加以刺激之际,政府却对赤字噤若寒蝉,一再表示要在税收减少的情况下控制开支以保证财政平衡的主要原因。
那么,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为什么如此重要而让其成为制定新预算案的一个中心点呢?
主权信用评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是国际上通行的借款利率的参照物。一个主权国家信用评级高,代表该国国际收支能力强,国际放贷者将钱借给这样的国家风险就小,因此其设置的利率就较低,而借入国的利息负担就低;反之,如果一个主权国家信用评级低,代表该国收支能力弱,国际放贷者将钱借给这样的国家风险就大,因此其设置的利率就较高,借入国的利息负担就重;
据预测,如果新西兰政府制定的新预算不能令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满意而令其调降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新西兰政府和各大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国际借款利息将立刻提高两个百分点,而这一利息负担最终将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比如,一个人要买房而向银行贷款,那么他现在拿到的房屋贷款利率可能是6%,但如果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被调降后,由于银行海外筹资成本高了,那么它给予客户的贷款利率可能会相应提高到8%。
标准普尔公司目前已经派出了一个三人专家组到新西兰实地观察新预算的推出。其中的一位专家表示,标准普尔希望新西兰政府在五年内能够基本达至财政收支平衡,扭转连年赤字的趋势。换句话说,这是标准普尔评定新西兰主权信用评级的一个尺度。要到达这一目标,今年的新西兰政府财政预算案非常的关键,即便不能保证收支完全相抵的话,至少也要展现出控制赤字的趋势和意图,以说服标普的专家们相信新西兰有这个决心和能力控制赤字的走势。
赤字和债务,困扰新西兰未来一代人的“主旋律”
在此次出台的新预算案中,政府财政赤字高达77亿纽币!
据预测,明年的赤字更加冲高到93亿纽币!
英格利斯财长在新预算案演讲中直言不讳的表示,过去几年中经济繁荣时每年政府财政开支都可增加6%至8%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未来十年新西兰人都将为财政赤字所困扰。与此同时,由于要借债维持开支和还本付息,新西兰的外债水平将在未来十几年中持续走高。即便从本次预算案开始政府已经有意要保持财政平衡和减少新借外债,但到2016年至2017年间,新西兰的外债总额仍将攀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毛额的43%;到2022至2023年间,外债持续走高的势头才会得到初步有效遏制,届时外债总额将占国内生产总值毛额的37%。
此外,有经济专家估计,如果政府不从本届预算案开始控制支出和外债,那么到了2022至2023年间新西兰的外债总额仍将攀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毛额的70%。如果真的照这样发展下去,新西兰国家破产恐怕是迟早的事情。这或许正是国家党政府为何那么重视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和本国的债务问题的原因所在。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一年财政预算终于出台了。人们该怎么评价它呢?角度、利益与立场的不同,可能令人们对新预算的评价出现天壤之别。
《英文先驱报》的一位评论员在新预算出台后对其进行的定位似乎颇得要领。该评论员指出,这份预算既不是一份为短期目标所制定的预算,也不是一份为长期目标所制定的预算,而是一份为中期目标所制定的预算。
事实的确如此。新出台的财政预算既没有包含短期的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也因其对“超级养老金”的修改而可能会影响到目前青年一代步入老年后的生活,但它对于控制新西兰未来十几年中所要面对的沉重债务负担却考虑颇多,并准备为此做出一些短期的和长期的牺牲。
这就是2009至2010财年新预算的最大特点。
后记
就在新预算案推出当天,国际另一大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决定维持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在“AAA”级的水平不变,同时将新西兰信用评级的前景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就在今天(29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也最终决定维持新西兰的主权信用评级在“A+”级的水平不变,同时将新西兰信用评级的前景从“负面”调升至“稳定”。
(本文由新西兰《镜报》和中国城网站联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