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昨天,TVNZ播出了一个特别电视节目,揭露了某新西兰农场的虐待式养猪方法。镜头中,一头头老母猪被圈在狭小的笼子中动弹不得,只能将一张长长的嘴巴透过缝隙伸到笼子外透口气,整个猪圈臭气熏天。据动物福利倡导者的说法,这种猪场在全国相当普遍。他们呼吁,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请主动要求购买那种散养的猪肉,而不要购买这种遭虐待猪的肉。动物福利倡导者希望这种作法可以减少猪只在被饲养和增膘的过程中所受的虐待。
这条新闻在昨天引起了新西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下午起,中国城网站记者便在广播中听到很多Call-in节目都在讨论这一话题。
动物福利倡导者的呼吁虽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新西兰猪肉协会却表示,如果全国的猪场全部改成散养,将使得猪肉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目前的猪肉平均价在每公斤1.5元上下,而改为散养后,每公斤猪肉的生产成本起码要提高50C,届时每公斤猪肉的价格会超过两元钱。这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大负担。

据了解,新西兰全国猪场中目前有一半是散养,另一半是圈养。
新西兰猪肉协会呼吁,为了保护动物的福利,将圈养猪场改为散养是一大趋势,但此一过程应当慢慢来,而不能一蹴而就,否则只能导致猪肉价格的飞升。
中国城网站记者认为,猪肉价格的飞涨最大的受害者可能就是华人,因为猪肉从来都是华人朋友们的最主要肉类食品。但是,从肉质、健康和动物福利角度而言,散养是猪肉行业的一大趋势,因此猪肉成本的提升恐怕是迟早的事情,广大华人朋友应对此有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