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电视三台名嘴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因去年二月制作的一个节目《与勋章窃贼对话》而卷入了与此案有关的司法调查。约翰.坎贝尔是电视三台的当家名嘴,也是全新西兰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外形英俊,口才了得,其地位就如同白岩松在中国电视业中那样显赫。
关于这起法律麻烦,还得从2007年12月发生的一起盗窃案有关。当月,几名窃贼闯入北岛陆军博物馆,盗取了九十多枚对新西兰而言极具历史意义和珍贵的战争勋章。这些勋章是我国军人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场浴血奋战而得来的,代表着新西兰的国家荣誉,也见证了这个国家的成长历史。在这些勋章中,最珍贵的是九枚维多利亚勋章,其对国人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刚刚被拍卖的“乾隆御玺”对中国人的吸引力。
盗窃案发生后,新西兰举国哗然、群情激奋,很多老兵更是痛心疾首,担心国宝受到损坏。最终,警方用30万元的巨额奖金才最终将国宝从窃贼手中安全换回。随后,警方经过艰苦的调查工作,终于将两名窃则绳之以法。
在此过程中,约翰.坎贝尔及其所主持节目《Campbell Live》的制片人不知道从哪里与窃贼取得了联系,竟然邀得一位窃贼接受了他的访问。观众从电视画面中看到,一个人待着帽子,整个面部被电视台隐黑,声音低沉的接受了坎贝尔的采访。他明确告诉这位主持人,自己就是盗窃勋章的窃贼之一。
此节目播出后,电视三台的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只不过很多观众是带着愤怒的心情来收看这个节目的。但是,令坎贝尔陷入法律麻烦的还不是这个节目本身,而是他在明明有窃贼线索的条件下,却拒绝向警方透露任何相关的信息,延误了警方的破案。如果警方寻着这条线,或许不用付赎金已经将窃贼绳之以法了。
坎贝尔的作法令警方大为光火,因此在后续开庭审理窃贼的过程中公开要求坎贝尔也出庭作证,并如实向法院交待他所获得的线索的来源。电视三台和坎贝尔的态度却很强硬,他们声称,自己有义务遵守与消息人的约定,不向任何人透露他的身份,这是一名电视人应该有的信誉。
从电视人的角度看,坎贝尔和电视三台尽力增加收视率和保护消息人的作法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从公民的角度看,他们似乎又有知情不报、纵容犯罪的嫌疑。
看来,作名嘴也不容易啊,随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难得的是坎贝尔还能坚守自己的原则。

约翰.坎贝尔,新西兰电视界的“白岩松”

《与勋章窃贼对话》中的窃贼形象,事后证明这个形象是演员扮演的,但是声音却真正是窃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