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4月18日,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并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讨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新如何应对并扩大经贸合作。
温家宝表示,两国于去年四月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新西兰成为首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互利合作提供了机制保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他希望双方充分挖掘潜力,办好农林牧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双方在资源能源、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4月28日,履新的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及商务参赞英派特先生约请本报对话,详谈新西兰对中新经贸合作的重视和展望。
英派特先生参与国际贸易工作近20年,其中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超过七年。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任商务参赞一职。参与了新西兰与中国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工作,以及在协议签订后的市场发展实施规划。
他表示,虽然遭遇金融危机冲击,但新西兰不会采取保护主义,并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他并表态说,新西兰对中国产品安全有信心。
他同时透露,新西兰贸易发展局明年七八月将在深圳设立办公处,以通信、信息行业为重点,促进新西兰企业在华发展。
希望自贸区使用人民币结算
去年4月7日,中国与新西兰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由此,在中新经贸史上,新西兰具备了四个“第一”:第一个完成中国入世双边谈判的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第一个与中国展开自贸区谈判的发达国家、第一个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
南都:新西兰为什么如此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英派特:新西兰是一个岛国,距离最近的地方是澳大利亚,得飞行3.5个小时,其次是南极,但企鹅不会买东西。而且新西兰的经济总量很小,只占世界的0.02%.
但是,新西兰与中国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中国是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截至2009年2月,双边贸易超过90亿新西兰元。另外,华裔人口占新西兰人口总量近10%.而且,中国经济不断增长,潜力很大。
过去几年来,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对中国的投入超过了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国家。
南都:中新自贸协定是在去年4月签署的,但金融危机随后在8月爆发,尤其近来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新自贸区是否因此受到影响?
英派特: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形势带来了深刻变化,而去年签署的自贸协定是第一个类似协定,没有任何应对经验可借鉴。不可否认,有些条款涉及的内容确实发生了变化。此外,新西兰的需求减弱、贸易放缓。
但要强调的是,新西兰不仅承诺保持新西兰市场的开放,而且会切实做到。我们会努力适应现在的变化,并着眼长期、可持续的中新贸易关系。
中新自贸区不但不会缩小,而且还会扩大深化。这是因为我们看好中国。这次金融危机中,相比其它地方,中国的经济就很不错。此外,以前西方总说中国不好,但现在,中国表现出了能力和责任感,尤其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做得很好。
南都:联系到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新西兰是否接受使用人民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在你看来,实际操作中,有哪些好处或障碍?
英派特:我们很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中新之间的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使用第三国货币好得多。而且,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增加,用人民币结算,中新双方都能获益。
事实上,民间贸易中,许多新西兰企业通过在中国成立贸易公司,已经开始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
而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相信中国会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不是不可能。
对中国产品安全有信心
中国是新西兰的第二大进口国,进口产品包括手机、家电、衣服、鞋子、家庭消费品以及生产所用的仪器设备等等。而新西兰的高新技术产业则较有优势,新西兰安耐特公司在深圳就成立了合资公司,并已成为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的认证供应商。
南都:中国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遭受批评,对此你怎么看?新西兰人又是怎样看待中国产品的?
英派特:要建立人们对中国产品的信心,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我对中国产品的安全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就在这里生活,吃这里的东西,用这里的东西,我觉得很安全。其次,中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另外,我认为媒体的报道有时不够确切,引起了过分的反应。
总体来说,新西兰仍然在买中国的产品、用中国的产品,新西兰对中国的产品是有信心的。
同时,我们希望在食品加工、管理上能够跟中国多些合作,把新西兰的技术引入中国,帮助提高食品质量。
南都:广东是中国出口大省,在新西兰进口中国的贸易额中,广东占有多大比例?目前广东想开拓包括新西兰在内的新兴市场,怎样的产品会吸引新西兰人?双方具体有哪些合作计划?
英派特:广东产品大概占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15%到20%.上述家庭用品、衣服鞋类等等,新西兰人都需要。而且,广东最突出的是低成本优势。
就生产所用的仪器设备来说,华为刚刚与新西兰签订了3.5亿新西兰元的合同,在3G领域开展合作。
明年在深圳设办公处推通信产业
目前,1320个新西兰在华企业中,约有40到50个在广东。以后,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加。
南都:作为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兼商务参赞,对于促进广东与新西兰的经贸合作,你有哪些计划?
英派特:新西兰贸易发展局会在深圳等地设立5个办公处,深圳的会最先在明年七八月份设立,其余4个则是在武汉、青岛等二线城市。深圳办公处将以通信、信息行业为重点,帮助新西兰企业扩大市场。例如,新西兰企业生产的手机芯片可以给深圳众多的手机制造及运营商供货。
另外,我们有一个“市场抢滩计划”组织,专门帮助新西兰企业来中国立足、发展。这个组织成员都是具有丰富在华商业经验的新西兰企业及政府高层,他们重点在通信信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新西兰来华企业提供建议,帮助确立发展战略。
南都:跟中国其他地区相比,你认为广东的优势在哪里?就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上海和广东吸引新西兰企业的分别是什么?
英派特:我在北京待了4年,上海待了3年,今年2月来到广东。虽然时间不长,但广东拥有高生产率、受过教育的大量劳动力以及优越的基础设施,让我印象深刻。
高新技术产业上,我们发现上海在市场营销方面很强,而珠三角的研发、生产优势突出。新西兰企业来中国时,将根据需要,选择到上海或广东来。有的买卖产品,有的进行技术合作,还有的会投资。
南都:在你看来,新西兰企业来珠三角投资的前景如何?
英派特:目前,1320个新西兰在华企业中,约有40到50个在广东。以后,我相信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加。这不仅是因为我们重视与珠三角的经贸合作,而且企业也看到了这里的巨大潜力和商机,新西兰企业进入中国、进入珠三角,是它们国际市场战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