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医务部门表示,奥克兰正成为新西兰的“超级臭虫”之都。在“超级臭虫”蔓延的过程中,不但几百万人口的健康受到威胁,医院员工们的处境更是令人担忧。
所谓的“超级臭虫”,其实是数种葡萄状球菌的统称。这些葡萄状球菌对绝大多数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抗生素都有着抗药性。换句话说,人类对这些葡萄状球菌没有特别有效的控制手段。更为可怕的是,这些细菌还有着良好的传染性。
目前,全世界医院中最普遍使用的抗生素之中的两种是米息西林(methicillin)与万古霉素(vancomycin)。使这两大抗生素失效的细菌在新西兰皆有发现。使米息西林失效的细菌简称“MRSA”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使万古霉素失效的细菌简称“V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
医疗调查发现,感染有MRSA的患者人数在过去的一年中上升了19%,达每10万人口227.4例。曼努考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其高达每10万人口486.7例。奥克兰的比例也好不到哪去,比平均全国水平高出50%。
就VRE而言,全国87%的患者感染自奥克兰地区的数大医院。医疗部门的调查发现,医院员工们感染VRE的病例颇为普遍,可以说“超级臭虫”已经成为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业风险。为了抑制“超级臭虫”在医院员工中传播,奥克兰有的医院甚至雇用了专门的人员负责及时更换各种个人清洁用具并提醒广大医护人员及时洗手。
医疗部门的调查同时发现,“超级臭虫”其实已经从医院中蔓延到了社区内。以MRSA的情况为例,62%感染了MRSA的患者都是在社区诊所或养老院等地方染上这种“超级臭虫”的。
据悉,“超级臭虫”不仅困扰着新西兰,在美国和英国等国的医院中甚至达到了“流行性爆发”的程度。其它国家的医院中肯定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但由于信息控制等因素,这些状况的严重性外界并不得而知。
通常而言,染有“超级臭虫”并不会立刻致病,因为人类的自身免疫力对其还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使用特殊的抗生素也可对其进行攻击,但“超级臭虫”对身体虚弱者如老人等还是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前几年新西兰就曾发生过数起养老院老人因此而死亡的案例。与此同时,“超级臭虫”的出现,预示着细菌在人类的抗生素面前已经出现了进化,如果任其在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在未来哪一年会出现一种对人类具有极强杀伤力的超级细菌的出现。届时,人类历史上对“天花”或“鼠疫”等疾病束手无策并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情形又会再次重演,只不过这次将作祟的不是“天花”或“鼠疫”,而是不知名的某种“超级臭虫”。
值得关注的是,滥用抗生素是助长“超级臭虫”滋生和蔓延的因素之一。世界某些国家滥用抗生素的情形可以说已经到了失控的境地。如果再不及时加以治理,这些国家的不负责任行为将会威胁到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届时必会成为世界各国的众矢之的。2003年“非典”的爆发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