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一家名为MCK Metals Pacific Ltd的金属制品公司的人事政策日前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甚至引来了移民局和工会的双重调查。
MCK于去年十月以市场不景气为由解雇了28名已经为自己服务多年的当地员工,但该公司于2007年底以提供短期工签形式雇用的9名菲律宾电焊工却保住了他们的工作。此举引来了被解雇的员工的不满。
这些失去工作的员工中有的就是电焊工,他们质疑,在同样的技能前提下,为何公司不用我们却使用外国人?
MCK公司对此的解释是,这9名菲律宾电焊工从事的是高难度的铝制品焊接工作,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公司贡献良多,正是由于他们的出色表现,才使得公司的生意得以支持下去,从而保住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他们不但不能被解雇,还须被重点保护才对。
MCK公司的解释并没有被工会所接纳。当地工会人士已经对此展开调查。后者表示,如果有证据显示,被解雇的当地焊工也可从事铝制品焊接工作的话,那么工会很有可能对此诉诸法律形式,要求MCK公司对此做出调整。
此外,移民部长乔纳森.科尔曼(Jonathan Coleman)在获知此事后,也指示移民局对此展开调查。他表示,新西兰的短期工签政策的前提是不能冲击本地的就业市场,如果调查证实某些短期工签持有者的确冲击到了新西兰人的饭碗,那么移民局将被迫对此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