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城 网讯 据今天出版的英文先驱报报道,奥克兰外海激流岛(Waiheke Island)附近海面最近几天被人看到有大面积的红色藻状生物漂浮,疑为“赤潮”。如果果真如此,证明奥克兰附近海域的污染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虽然大奥克兰地区议会表示,这种红色藻状物有可能是一种俗称“夜光虫”的海洋藻类生物,对人类并没有大的危害,民众尽可放心,但赤潮的出现至少说明附近海水的水质不如以前那么好了。
据了解,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而得名。这种使海水变色的浮游生物,主要是繁殖力极强的海藻,其他的还有极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各类鞭旋虫等。赤潮的海水都有臭味,因而也被渔农们俗称为“臭水”。它主要会使水体变粘稠,附着在鱼虾表皮和鳃上,导致鱼虾呼吸困难而死亡;许多赤潮生物还有较大毒性,因此它对海洋捕捞业、养殖业的危害极大。
引发赤潮的内因是海域水体本身富营养化,外因则是适宜的水温和气候条件等。
目前尚不知道奥克兰外海发生赤潮的原因与最近几天来天气极为闷热是否有直接的关联。本网将密切关注事态的最新进展,敬请广大网友朋友留意。